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4部分

信力”,所以才不得不邀請他這個巡撫出面。

“什麼時候出發?”劉墉還是蠻為自己的清名感到自豪的,這年頭,像他這樣光用一個名字就能勝過不少官府的威信的官員,還真是沒有幾個,這也是他為官的資本。

“當然是今天就走!咱時間緊急,早完事兒早心安吶!”何貴嘟嘟囔囔地站起身來,順手,又從劉墉書桌旁邊的大筆筒裡抽出了一幅字畫抱在懷裡摩挲不已。

“你幹什麼?那可是我新眷寫的《多寶塔碑》!”劉墉叫道。

“心情受損,最近無心做事,收入少了,所以拿些回去補償家用!”何貴理直氣壯地答道。

“你還收入少了?那我算什麼?”誰不知道你何貴是有名的掙錢高手?怎麼老是來佔老子這清得都能見到底兒的清官的便宜?劉墉臉色一陣泛紅,可是,最終,他還是揮了揮手,示意何貴自便。

“那我先回去了,您也快點兒準備!”看到劉墉揮手,何貴的臉上頓時笑成了一朵花似的,又揚了揚那幅字畫兒:“改天賣了錢,我請您過去吃飯?我媳婦兒做菜的手藝不錯!”

“滾!”

*******************

劉墉的名聲確實不是蓋的,有了這羅鍋老頭的幫忙與保證,何貴終於可以順利的在槐樹屯,以及附近的另兩個村子,老李莊跟寶上村一起試驗他的“農村合作社”計劃。

不過,世上沒有不漏風的牆。雖然乾隆一開始的時候就把他的名字塗了,可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終究還是有人探得了訊息。事實上,何貴跟劉墉在開封府轄區的蘭考縣的一系列動作,早就使得有心人開始注意了。什麼事居然能讓一個知府跟一個巡撫一起動作,而且還如此的關注?那知府甚至不顧自己新婚之喜的大好日子,不時的往下面跑,甚至都要住在那兒了!而且,他們的動作跟那條陳的幾條所說的也有些像……於是,沒多久,上奏條陳者為劉墉的訊息,迅速的就衝出了河南,傳遍了天下。

“原來是劉羅鍋啊,這倒難怪……”

人們沉默了。劉的名聲成全了他,也保護了他。這麼一個大清官出聲討伐土地兼併,自然沒有人能說什麼。人家是清官麼!在人們的印象中,清官要為老百姓考慮,大部分時候也都是跟那些地主富豪做對的,這麼做實在是非常正常。就連那位偶爾插了一句嘴的袁枚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也忍不住嘆了一句:“劉石庵真不負其名也!”

所以,即便是有人出言反對攻擊,也只是等於輕輕的給劉墉擦了擦皮,而做不出什麼真正有攻擊力的事情來。倒是是有個愣頭青官員上書“劉危言聳聽,譁眾取寵”,結果被乾隆給罷官撤職。

不過,假訊息只能盛行一時。劉墉畢竟為官多年,知道並且瞭解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那條陳上的東西,不是劉羅鍋能想出來的。

於是,這個時候跟劉墉走得最近,又一直往蘭考縣跑的何貴再也隱藏不住,終於被迫現出了身形。

第二卷:京城沉浮錄 第一百五十六章 完了一件

更新時間:2008…8…4 20:41:34 本章字數:4954

貴從開始打算試行自己的方法的時候,就沒想過會躲劾。畢竟自己觸動了這些人很敏感的一條神經。可是,他卻沒想到會在這個時候就被人給“逮”出來。

看著、聽著那些參劾自己的奏摺像雪花一樣飛向京城,他卻除了一個空泛的推想理論卻拿不出任何一句實實在在可以反駁的理由。

於是,他一面密切關注蘭考那邊的情況,一邊準備著被問罪。

因為有劉墉跟他在一塊兒,他倒是不擔心會被重罰,大不了就是罷官而已。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是沒做過平頭老百姓,說實在話,如果不跟官場沾上邊兒,當個百姓還自在點兒。

不過,眼見著那些奏摺一撥一撥地被送進京城,都一個多月了,他卻一直沒有等到乾隆派出來的人。

要知道,人不怕當面,就怕背後。不知道這事情到底在往哪個方向發展,心情就難免有些忐忑。何貴縱然已經做好了準備,可老見不到準信兒,這心情也真的是非常煩躁。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直留在京城的何守富回來了。

……

“那些地方官人數再多又管個屁用?都是些小官兒,上不得大臺面!你還不知道吧?現在在京城,根本就沒幾個人願意上書參你!”何守富此次回來還帶了董慶海購買何家染坊的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