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團2個,油棕團2個,穀物團8個,水果團2個)。職工43萬人,其中知識青年12萬多人,以及社會青年、復轉軍人、歸國難僑和移民等。兵團成立後,各級機構和部門的主要領導由現役軍人擔任農林部、國家計委勞動局調查組:《關於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橡膠工人工資問題的調查報告》,1971年5月25日。。

6�江蘇生產建設兵團。1969年2月江蘇省革委會發出通知,遵照毛澤東“五七”指示以及備戰、備荒、為人民和知識青年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教導,組建南京軍區江蘇生產建設兵團,加強沿海地區的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使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於是,將江蘇沿海各農場,包括新浦、北雲臺(林場)、雲臺、東辛、南雲臺(林場)、黃海、濱淮、濱海(牛場)、淮海、臨海、新洋、弶港、新曹、海安、如東(棉場)、南通、江心沙、東方紅,以及部分勞改農場共25個農場(林場、牛場、棉場)劃歸兵團管轄。兵團轄4個師41個團。營以上配備現役軍人幹部。兵團知青約有8萬人,號稱“五湖四海”,主要來自南京、無錫兩市,還有上海、杭州、北京等市知青不斷調入。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安置的方式(12)

7�蘭州生產建設兵團。是唯一一個橫跨西北甘肅、青海、陝西、寧夏四省、區的兵團。西北數省、區地大人稀,農業勞動力不足,自50年代中期起,國家多次組織內地農民到當地移墾,因計劃不周,缺乏經驗,均以失敗告終。1964年以後,仿照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模式,在上述地方實行軍墾。

甘肅省的河西走廊,是古代“絲綢之路”東段,酒泉地區是當時東西交通的要道,“絲綢之路”的咽喉,敦煌是東西交通的總樞紐,嘉峪關是萬里長城的終點。上述地區海拔高,日照長,雖然降雨量少,但有豐富的祁連山雪水和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的數十條河流可供灌溉,適於發展農業生產。1964年,以河西國營農牧場為基礎,組建了農建十一師,同時調進大批覆轉軍人和知識青年。到1966年,共安置天津、西安、蘭州、張掖、武威、山東淄博、青島等城市的知識青年近2�5萬人,佔職工半數以上。1965年,青海以原勞改農場——格爾木農場為基礎,成立農建十二師。同時,從山東青島、濟南等八個城市接收知識青年7000餘人,從西寧市接收知識青年1200餘人。於是,以山東知識青年為主體,加上部分復轉軍人,共計1萬餘人,實行軍隊編制,採取供給制辦法。同年,4800多名北京知識青年和2000名天津、杭州知識青年到寧夏參加軍墾建設,於1966年元月成立了農建十三師。另外,在陝西省組建了農建十四師。當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轄十個師,上述四省各農建師即依次順排,並受其物資、幹部、技術人員的支援。

各農建師組建不久,即遇“###”,經營管理混亂,經濟入不敷出。1968年7月3日,周恩來指示蘭州軍區,要成立生產建設兵團,統管陝、甘、寧、青四個省、區的農建師。1969年4月,兵團正式成立,下轄6個師,57個團場。原甘肅農建十一師和水土保持建設師改編為農建一師、農建二師、林建師,分佈甘肅省內;原青海農建十二師改編為農建四師,仍駐青海省境;寧夏農建十三師改編為農建五師,仍駐寧夏境;陝西農建十四師改建為農建六師。兵團組建後,主要安置了陝、甘、寧、青四省區的城市知識青年。

除以上7個生產建設兵團外,其餘安徽、福建、浙江、山東、湖北5個生產建設師(生產師)也於1969—1971年相繼成立。知識青年無一例外地成為骨幹力量。1972年,全國兵團系統職工292萬人,其中知識青年100餘萬人總參謀部、農林部:《關於生產建設兵團領導管理體制問題的調查報告》,1973年2月8日。。

同樣是上山下鄉,接受“再教育”,兵團知青與插隊知青的安置環境是存在明顯差別的。

首先,兩者隸屬的所有制形式不同。人民公社是集體所有制(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到社、隊插隊的知青,被置於類似農民的地位,掙工分吃飯,一切花銷自理,國家不提供任何生活保障(至少在開始時是這樣設想的)。除到牧區插隊的少數知青收入較高外,大多數插隊知青的日工值只有數角錢,最低的如陝北一些窮隊,勞動一天只能掙幾分錢《回首黃土地》,瀋陽出版社1992年版,第37、156、323、447頁。。知青幹一年,還填不飽肚子,沒錢買衣襪,更別提回家路費。兵團知青,通稱“兵團戰士”,身份上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