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臺時的國民黨政權相比,說在國民黨教育發展最高年份的1946年,教育經費在國家總支出中連1%都不到。基於這種認識,經濟發展一遇挫折,首先就緊縮教育經費,甚至將大批適齡兒童不能入學、十二三歲小學生不能升學的現象視為“正常”,這確實是一個重大的失策。
2�不重視教育本身的規律
延安時期群眾化、大眾化的教育模式,給了毛澤東以深刻的影響;而解放後從蘇聯接受下來的一套教育制度,又是以培養工業和科技方面的精英為目標的,中小學教育的目的,就是向高等學校輸送人才。兩套不同模式的同時採用,不能不在招生、教學等種種問題上發生衝突,而時而偏向這方,時而偏向那方的結果,就是教育所出現的不斷的搖擺。或追求數量忽視質量,一味貪多求快,或強調透過統一化、標準化提高教學質量。而當後一種意見佔上風的時候,不是增加教育投入以求提高水平,而是採取壓縮的辦法,以減少學生人數、放慢訓練教師的速度為代價來進行“調整”,精英教育與普及教育的矛盾,從此便埋下了種子。以後的十餘年,這一矛盾愈演愈烈,不僅在青年中間造成地位上的不平等,也導致了領導人之間嚴重的意見分歧。
搖擺不定的直接後果,造成了解放後學校招生工作中的一個突出現象:當經濟發展進入高潮時期,或普及教育的意見佔據上風的時候,招生人數就迅速增加,甚至超過在校學生的人數;而當經濟發展遇到問題需要整頓,或培養精英的意見佔據優勢的時候,招生人數又會急劇減少,1954年、1957年和1962年,就是最突出的幾次低潮。這種極不正常的現象,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卻幾乎成了規律,而因此出現的“不公平”,正是造成青年和家長嚴重不滿的原因,也影響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3�教育形式的單一化
50年代的宣傳媒介在談到中小學畢業生的升學問題時,一再勸告人們不要一切依賴政府,一切依賴國家,因為國家不可能對畢業生採取將一切都“包下來”的辦法,但是,人們的這種依賴思想又是從哪裡得來的呢?正是新中國成立後一切都由國家負責、由國家安排的做法,給了人們這樣的幻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從頭說起(3)
國家確實想將一切都包下來:工礦企業最好都由國營,學校則一律改為公辦1952年###發出指示,決定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將全國私立中小學全部由政府接辦,改為公立。據有關方面統計,在進行這項工作之前,全國有私立中學1412所,教職員工34000餘人,學生53萬餘人,佔全國中學學生總數的26%強;全國有私立小學8925所,教職員工55000餘人,學生160餘萬,佔全國小學生總數的3%強。接辦工作雖計劃到1954年完成,但實際上1956年才基本結束。,不如此,又如何保證人才的質量尤其是政治上的可靠性呢?以往的學校有國立,有私立,有社會團體乃至教會興辦的學堂,也有鄉村百姓集資的私塾,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各取所需,畢業後也自找門徑。這種情況當然有其弊病,它不僅使家境貧寒的孩子難以得到入學的保障,也常常使學有所成者陷入“畢業即失業”的窘境。於是,國家包辦一切,讓百姓“生老病死有依靠”,就成為人們所理解的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這在當時,的確曾起到過安定人心、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但當公辦學校面臨國家經濟困難或教育需要壓縮整頓也就是上面所說的低潮時期的時候,沒有為數眾多的民辦學校來幫助緩解壓力,就立刻會對社會形成直接的衝擊。
對“###”之前的情況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種教育上的大起大落並不是孤立的,它不過是經濟發展大起大落特點的一個反映。由於它與經濟上的波動緊緊聯絡在一起,所以一旦發生搖擺,幅度就特別大。尤為嚴重的是,當教育上的調整將大批不能升學的青少年壓入社會的時候,卻也正是經濟處於低谷的時期。工礦企業、機關單位,處處超編,到處都向青年關閉大門,單一的經濟和單一的辦學體制,不具備自行調節壓力的能力,國家就想到了農村。
1953年,也就是建國的第四年,這樣的危機第一次出現了。
解放之初學校迅速增加、學生入學人數持續增長的勢頭,造成了不少新建學校一味追求數量而忽視質量,貪多求快,盲目冒進的問題。###遂於1953年提出“整頓鞏固、重點發展、保證質量、穩步前進”的方針,導致了建國以來第一次中小學招生人數的突然下降。大批未能升學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