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政策是從動員家在農村的中小學生回鄉務農開始的。
一從頭說起
20世紀50年代前半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有以發展重工業為主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有農業互助合作運動,都與知識青年的前途緊密相關;但關係最直接的,還是在這樣的經濟基礎之上的教育制度。
從1953年起,我國開始實行經濟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制定了“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方針。但工業的起飛卻面臨著一個尖銳的矛盾:落後的農業經濟滿足不了人民生活的需要,更適應不了工業發展的要求。1953和1954兩年農業減產,明顯地在拉工業的後腿,糧食的短缺已構成牽制經濟發展的全域性性問題。舊社會已經存在的城鄉差別進一步擴大,導致了來自貧困農村地區的數以百萬計的農民自發湧入城市,使這一時期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就業發生困難,終於使國家把注意力又一次轉向了農村。
這種情況對教育的發展也構成了影響。解放初的幾年,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很快,至1953年底為止,與1949年相比較,全國小學增加了50%,小學生增加一倍多,中等學校增加了13%以上,中學生增加了近兩倍。但這種勢頭維持時間並不長,問題很快就顯示出來。
我國建國初期的教育制度,以學習蘇聯為主,從一開始就存在幾個問題:
1�教育與經濟的關係沒有擺對
我們今天通常把教育與經濟發展,比喻為母雞和雞蛋的關係,人人都懂得“經濟要發展,教育要先行”的道理。這個道理,發達國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就認識到了,而且不惜代價地付諸實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就是這樣迅速地實現了經濟起飛,並邁入了世界經濟強國之列。可惜的是,當時的我國卻不知道或不肯接受這個道理。在50年代,我們振振有詞地向人民宣講的,明顯與這個大趨勢背道而馳。我們強調說,只有經濟發展了,才談得上大辦教育。
剛剛站起來的人民急切地要求獲得受教育的權利。學校雖然已經增加了很多,但他們認為還不夠。他們呼籲國家辦更多的學校,希望自己的子女得到比在舊社會更多的升學機會以便將來有更好的前途,而國家是這樣回答他們的:
情況是這樣,要想滿足今天所有中小學畢業生的升學要求,不是添辦幾所或幾十所學校的問題,而是要添辦幾千幾萬所學校的問題,這不僅需要大量的幹部,還需要很大的一筆錢。國家用錢是有個統一的預算的;要想教育經費大量增加,就必須把別的開支大量減少……把哪方面的預算大加縮減好呢?有人想到目前國家用在經濟建設方面的錢最多,是不是把這筆錢先拿來發展教育呢?按著這個辦法做,國家把主要的財力和人力,不拿去辦工廠、開礦山,不去修鐵路公路,也不去興修水利,發展農業,而去開辦學校。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要我們國家不要什麼鋼鐵、石油和機器,少生產些大米、小麥和棉花。這就是要我們國家的工農業生產永遠停留在落後的水平,要我們大家的物質生活永遠沒有什麼改善。這就是要削弱我們國家的經濟基礎與經濟力量……我們若不首先去發展和鞏固這個物質基礎,而把主要力量拿來辦教育,這就本末倒置了(竟將教育放在“末”的位置上——著者),說要滿足人民的文化要求自然會落空。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從頭說起(2)
經濟建設經費不能挪用,國防事業費更挪用不得。因為那樣削弱了我們的國防力量,就是放縱帝國主義、特別是美帝國主義大膽發動侵略戰爭。戰爭,我們缺乏防禦力量的戰爭,意味著工廠、學校、城市、村莊大量的遭破壞,老年人、青壯年、婦女兒童大批地被屠殺,我們的學校就是辦得再多些又有什麼意義呢?
挪用國家任何其他方面的預算來辦學校,都會破壞國家的整個建設計劃……這就是說,我們今天無法滿足所有中小學畢業生的升學要求,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也無法滿足,這種情況要一直存在下去,直到我們國家的經濟力量發展到可以滿足這種要求的時候為止。《關於如何看待子女的前途問題向家長們進一言》,《中國青年》,1954年第14期。
將教育經費與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開支描述成這樣一種不能相容的關係,未免有些絕對,事實上何至於此?就拿1956年亦即建國初期教育事業發展最快、最為“冒進”的一年來說,教育經費也不過佔國家總支出的7�14%。這並不是很高的數字,但有些人已經認為太大了,不得了了。他們將此與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