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不住。
透過張獅子的類比不難看出,一名成功的經理,首先必須悟道。如果不悟道,僅僅靠昏昏碌碌的經驗,或者是依附於企業既有的(哪怕是強大)的管理體系,是很難有所作為的;更何況絕大多數的經理不可能有那麼好的“運氣”碰到一個足以依附的好的“現狀”——企業的前輩們創造的強大體系。一切都需要自己來創造。
悟道之後,必須“知天命”。所謂經理的“天命”,就是要清醒地認知經理與企業、企業主之間的關係。正如前文所述,經理要清醒地認知到經理和工匠一樣,只能透過“作品”來彰顯自己的價值;為了能有好的“作品”,他必須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的利益。
如果沒有為“作品”而自我犧牲的精神,無論是工匠還是經理,都不可能有所作為。
我以為一名經理的境界,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層次——自發、精明和悟道。但需要說明的是,在現實中,一名經理的社會地位(服務的企業及其職位),往往是多種機緣綜合的結果,因此,經理的境界並不與他的社會地位完全相關。或者說,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那些身居耀眼地位的經理就一定具備了很高的境界。
不過,這恰恰是需要經理們高度警惕的。時下流行這樣的風氣,在全球企業管理界(學術和實踐),都存在著一種危險的傾向:大家都在向那些最“耀眼”的企業看齊;總是想當然地把一個知名企業的管理者的隻言片語當作“教條”來頂禮膜拜,彷彿只要是表面上成功的企業,就處處都是對的,他們的“經驗之談”便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但沒有人留心這樣的現象:不少風光一時的經理,在離開了他所服務的“成功企業”之後,就很難再在其他企業裡再現曾經的精彩。
這一點非常值得深思。一名優秀的經理能夠成就一個優秀的企業,但逆命題卻不成立。也就是說,優秀的企業(況且許多企業的“優秀”只是一種表象)並不等於它的所有經理就是優秀的。不幸的是,許多人在研究或學習管理之道時,把這個邏輯搞反了。
思想的淺薄畢竟不是什麼好事。如果把人生或企業的前程建立在淺薄的思想之上,早晚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回到經理的三層境界上來——
第一層境界是“自發”。
嚴格說來,處於這種層次的經理,缺乏最基本的自覺意識,其成敗完全取決於外在的機緣,極少顧及自身的修煉。他的成就或荒廢均源自外在的環境,而非自我的超越。
最常見的是那些在龐大的官僚機構中執迷於鑽營的人。他們的眼中只有地位、權力和利益,但從不思考支撐這一切的基礎是自身的價值創造能力;他們痴迷於所謂的“人脈”或“機會”,醉心於建立在察言觀色之上的種種所謂“做人”的技巧。對於表面上強大的任何事物,他們都會有想當然的崇拜,比如現實世界的規則,比如知識,比如所謂來自西方企業的經驗。他們基本沒有通透的智慧或主見。
如果機緣不錯,他們或許會在某個特殊的階段取得某種表面的成功(比如職位或權力),但要命的是,他們完全是某個特定組織的依附品,離開了這個特定的組織,他們就會顯得很脆弱。他們基本沒有超越自我和超越環境的可能;他們內心世界只是現實世界的總和。
這些人在任何時候都會把個人眼前的利益或一時一事的得失看作終極的目標;如果他們有機會參與企業戰略方面的決策,也通常會犯“拾金而亡”(詳見《黨史商鑑》第10章)的錯誤,從而把企業帶入險象環生的境地。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工匠定律”(5)
即使是階段性的成功,對這些經理來說,也只是特例。遺憾的是,他們普遍存在於整個經理階層中;更令人遺憾的是,許許多多曾經胸懷抱負的年輕人,在初涉職場時竟然也本能地把這種狀態當作了榜樣。
這些人由此在不知不覺之間荒度了人生,扭曲了成就事業的夢想與激情。他們的命運隨環境的變遷而“潮起潮落”。這正是庸碌一生的根源所在。
第二層境界是“精明”。
這顯然是更用心的結果——他們已經超越了第一層境界的那種近乎本能的“自發”,擁有了更多“自覺”和“遠見”的成分,雖然還遠遠不夠。他們能夠在不斷的總結、反省和學習中使自己的能力或素質逐步提升到一個高度,並因此在第一層境界的經理們中間顯得鶴立雞群。這樣的高度讓他們感到自滿。
但由於缺乏理想主義的情懷和胸襟,使他們同樣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