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z局委員、候補委員全都表了態。
當然都是堅決擁護斯大林同志的!
斯大林點點頭,然後將目光轉向了列席會議的巴甫洛夫元帥和沙波什尼科夫元帥。他們兩人是列席會議,沒有資格主動發言,只能等候斯大林的詢問。
而斯大林的眼神就在提問——體面的和平靠談是談不出來的,必須要靠打!
在北線蘇軍必須解了列寧格勒的長圍——這座城市已經被包圍了大半年,儲備物資將要耗盡,再不解圍,就怕拿列寧格勒戶口的蘇維埃人都叛變投敵。
在中路,紅軍的計劃是守住東白俄羅斯和華沙,確保莫斯科的安全,同時將華沙當成議和的條件。
而在南線,第聶伯河防線是不能失去的。第聶伯河防線保衛著左岸烏克蘭,一旦被突破蘇聯就有可能失去重要的頓涅茨克重工業區。
“總書記同志,”巴甫洛夫說,“國防人民委員部和紅軍總參謀部一致的意見是德軍有可能維持列寧格勒包圍圈,同時向莫斯科挺進!”
“德國人意圖復辟羅曼諾夫王朝?”斯大林不確定地問。
“也可能是為了在談判桌上取得最大的籌碼!”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元帥說,“如果我們同時失去列寧格勒和莫斯科,蘇聯將會出現可怕的內戰和分裂……”
斯大林揮揮手打斷了用詞謹慎的沙拉什尼科夫,他苦笑道:“不,不是內戰和分裂,而是我們徹底完蛋!莫斯科將會和1815年3月的巴黎一樣……”
1815年3月1日是逃出厄爾巴島的拿破崙登上法國土地的時刻,當時巴黎城內的輿論一邊倒的反對這位皇帝,就如現在莫斯科城內的人們反對俄國女皇奧麗加一樣。
但是當拿破崙以勝利者的姿態來到巴黎城的時候,他已經從“科西嘉的魔鬼”和“吃人的怪物”變成了巴黎人民熱愛的皇帝陛下了!(未完待續。)
第846章 斯大林不高興
列寧格勒和莫斯科丟一個就有大麻煩,丟兩個肯定是紅色蘇聯的末日!
對於這個結論,參加政z局擴大會議的人們是沒有什麼不同意見的。而今天的政z局擴大會議上要研究的主要內容,當然就是如何解列寧格勒之圍,並且打敗試圖進犯莫斯科的敵人了。
“巴甫洛夫同志,沙波什尼科夫同志,你們說一下作戰計劃吧。”斯大林抬起手,指了指掛在會議室牆壁上的大幅軍用地圖——這是整個蘇德戰場的形勢圖。
從形勢圖上看,這個時空1943年4月時蘇聯面對的形勢彷彿比歷史同期要好得多。
首先是蘇聯沒有淪陷大片國土,對比世界大戰開始前的1939年8月,蘇聯幾乎沒有失去什麼土地。現在蘇德兩軍的主要戰線就沿著蘇聯1939年8月時的國境線展開。
在中路戰場上,德軍佔領了原屬波蘭的西白俄羅斯,雙方的前沿目前在明斯克…平斯克一線(南北走向),以及東白俄羅斯和波羅的邦的邊境線(東西走向)展開。而且德軍從去年秋天的泥濘季節到來時開始就在白俄羅斯處於守勢,有些點到為止的意思。
在南線的烏克蘭戰場上,德軍的攻勢倒是貫穿了整個秋季和冬季,直到德軍完全佔領了基輔。但是德軍卻沒有跨過第聶伯河的意思,哪怕在第聶伯河結冰而且東岸防守相當空虛的情況下,德國人都沒有大舉過河(小規模的火力偵察當然是有的)。德國人在烏克蘭的目標,似乎也僅僅是取得原本波屬的右岸烏克蘭。
而德軍唯一越過1939年8月的蘇聯邊境線的地方就是列寧格勒附近,而且還把列寧格勒團團包圍起來了。不過德國人並沒有進攻列寧格勒的意思,只是圍困,彷彿想要靠飢餓迫使英雄的列寧格勒人民屈服。
當然……也有可能圍城僅僅是個籌碼!
對於德國人的真實目的,說實話,連高瞻遠矚的斯大林現在都一頭霧水。
因為德國人一方面沒有大舉入侵,一方面也同意和蘇聯展開密談,而且還提出了條件——在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沿岸以1939年8月時的蘇波、蘇芬邊界為蘇聯的國境線,同時將整個烏克蘭移交給德國管理。
條件當然不能接受,但是德國人的野心似乎也就此暴露了,他們最多隻想要個烏克蘭,並沒有想過要滅亡整個蘇聯。
但在同時,德國人又支援了前俄羅斯女皇奧麗加……
所以蘇聯布林什維克黨政z局研究了半天,終於得出了一個看上去似乎最接近現實的結論——德國內部對於是否要消滅蘇聯是存在巨大分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