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2部分

不過話說回來,德國的情況也和美國差不多。現在執政的納粹黨有很大的成分是種族主義,根據雅利安血統決定親疏。而如今美國社會的主流還是白皮,其中德裔、英裔和荷蘭裔這種日爾曼血統很濃的美國人佔比不低。

因此德國人民對繼續和“美國兄弟”打架的興趣也不高。而根據赫斯曼掌握的情報,希特勒本人已經秘密地和美國駐瑞士大使肯尼迪見過面了,而且還相談甚歡——肯尼迪是愛爾蘭人嘛,因為愛爾蘭在德國的支援下從英國獨立了,所以美國的愛爾蘭裔也有點親德了。

另外,美國援蘇和德國援日這兩件事,其實就是美國和德國在互相傷害。拿到美援的紅軍能殺死更多的德國士兵,而拿到德援的日本人也能打死更多的美軍。這種交換對於本質上還是工人黨的納粹黨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情……現在的納粹還是需要當兵打仗的德國工人、農民去給他們投票的!

如果不是有羅斯福和赫斯曼兩個戰爭販子在阻擾,估計一個“德國賣日本,美國賣蘇聯”的和平條約現在已經達成了!

不過赫斯曼這個戰爭販子暫時看不見下臺的可能,可羅斯福的總統寶座卻不長久了。

“夫人,”赫斯曼將照片還給了柯倫泰夫人,然後笑著說,“這些照片我沒有收到,希望你們也要保守機密。因為日本問題是我們和美國和平道路上的最大障礙。而另外兩個比較大的障礙大概就是我和羅斯福總統,因為我們都不想放過打擊對方國家的機會。

但是羅斯福總統是個上了年紀而且身體狀況很差的領袖,而且他的總統任期也只剩下不到2年了。我相信他不會再有第4個總統任期了,而在1945年成為美國總統的,必然是願意同德國實現和平的政治家。所以這幾張照片,暫時還是不要給希特勒總理看見為好。”

聽到羅斯福只剩下2年任期,柯倫泰夫人的臉色微變。因為他知道現在美國國內輿論已經開始變化,都認為美國不應該參與歐洲戰爭……以柯倫泰夫人對美國的瞭解(她在美國呆過很多年),這事兒根本不用等到羅斯福下臺,只要捱到兩黨初選就有可能壞事兒!

到時候兩黨大佬和國會議員(國會也是差不多的時候選)都得出來就歐洲戰爭表態!而歐戰打成這樣,參選的政治人物肯定要拿出來批。到時候人人反對和德國打仗,搞不好連《租借法案》都被廢除掉,羅斯福一個坡腳總統,還能幫得了蘇聯嗎?

“夫人,”赫斯曼很有些語重心長,“對於美國的內政,你一定比我瞭解。我是不希望蘇德兩個國家要分個你死我活的,如果我們能在1943年內達成一個結束戰爭的條約,對於蘇聯和德國,一定都是最有利。如果拖到美國的親德派上臺,那麼……我的朋友奧麗加就很有可能成為俄國女皇了!你知道的,這位女皇在美國是很有人緣的。”

現在美國有很多白俄,而且還有很多錢多的蛋疼的闊佬從女皇那裡買了爵位,都變成了俄國保皇黨人!所以到了44年美國大選的時候,說不定會有人把復辟沙俄問題當個題材來炒。

……

“羅斯福問我們需要什麼?”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內,蘇聯人民的慈父領袖一邊抽著菸斗,一邊對政z局委員們說:“我們最需要的就是體面的和平……同志們,你們覺得呢?”

斯大林顯然沒有被美國人的勝利衝昏頭腦,太平洋戰場上的攻守的確將會易手。

但是這對蘇聯有什麼好處呢?美國人再厲害,也不可能在1943年佔領東京。德國卻很有可能會佔領列寧格勒和莫斯科!

考慮到德國人手中還有一個全俄羅斯的“合法女皇”,一旦列寧格勒和莫斯科陷落,蘇聯就將滅亡。

而且柯倫泰夫人在電報中提及了“美德議和”以及必將發生的美國總統和議會大選——斯大林同志都快恨死這種沒事兒就換總統玩的資產階級民主了!讓羅斯福d裁多好啊,為什麼要換人呢?而且就算要換人,大家也得多聽聽羅斯福的意見,不能換那種一心想要和德國搞綏靖主義的壞蛋上臺。

不過美國選舉這事兒,蘇聯也很難干涉。斯大林現在也只好想辦法在羅斯福回家養老前把這場倒黴的戰爭打完。

“總書記同志,我完全擁護您的英明決定。”赫魯曉夫第一個發言,他用非常痛心的表情說道,“英國本土淪陷後,我們將不得不面對一個可以長期稱霸歐洲的德意志帝國……既然消滅敵人是不可能的,那麼我們就只能向別的方向轉進,比如印度。”

赫魯曉夫的發言彷彿是個發令槍,所有與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