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供應商密集,眾多的小出口商由於渠道不暢而受制於大貿易公司。現在,只要這些小公司登入阿里巴巴網站,就可以被帶到美洲、歐洲等更廣闊的市場。
簡單來說,阿里巴巴要提供的是這樣一個平臺:將全球的中小企業的進出口資訊彙集起來。因此,“傾聽客戶的聲音,滿足客戶的需求”是阿里巴巴生存與發展的根基。
所以馬雲並不認同“阿里巴巴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他更傾向於“阿里巴巴是一家商務服務公司”的說法。
什麼是電子商務,這兩年電子商務被說得越來越神奇。說實在的,我不太願意參加IT的論壇。人家一說馬雲是IT的業內人士我就慌了,阿里巴巴不是一家IT企業,阿里巴巴是一家服務公司。我們以網路為手段幫助我們的客戶,把客戶變成電子商務公司。如果明天發現有一樣東西比網際網路更好,我們就會用那種方法。我們不要成為高科技公司,那是為了拿優惠政策。跟客戶講的時候你越低越好,你跟客戶說你是高科技,客戶會崇拜地看著你,不會買你的產品。高科技太遠了。我們講高科技是說給別人聽的,你自己都相信了,那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說我們不是高科技,不是IT企業,我們是商務服務公司,網際網路不是什麼高深的東西,網際網路是一個工具,電子商務就是一個工具。
正因為馬雲認定了“電子商務就是一個工具,阿里巴巴是個服務公司”,因此馬雲要求:
技術,就應該是傻瓜式服務。技術應該為人服務,人不能為技術服務。阿里巴巴能夠發展這麼好,主要是他們的CEO不懂技術。大批懂技術的人跟不懂技術的人工作,蠻開心,我也覺得很驕傲,因為有85%的商人跟我一樣不懂技術。我要求阿里巴巴技術非常簡單,使用時不需要看說明書,一點就能找到想要的東西。
****************
電子商務只是一個工具,你拿回去之後,拿這個工具,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電子商務。電子商務這個工具,跟傳真、電話沒什麼區別,它只不過是把傳真、電話、網路、電腦、電視、報紙、媒體結合在一起的工具。所以我們不要把電子商務看得太神秘。
馬雲給阿里巴巴的定位就是幫助大家在網站收集其他人的資訊,在網上促成交易,從而把企業的產品推到全國、全世界。
馬雲很坦誠地告訴客戶,企業要成長需要做很多工作,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工具,不是救命稻草,它只是企業發展中運用的一種手段。所以,投多少錢進去要三思而後行。有效果就多投,沒有效果就少投。而對於為什麼沒有效果,這也需要多方面思考,搞清是電子商務本身的問題還是企業內部的問題。
馬雲倡導將電子商務還給商人。
將電子商務還給商人,就是讓商人來決定需要什麼樣的電子商務。用商人能聽懂的語言,開發商人能使用的技術,讓商人來控制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商務就是利用先進的手段,增加貿易機會、提高生產和貿易效率、降低生產和貿易成本。再好的技術、再完美的產品得不到市場的認可,就不會對社會生產產生影響。因此,一個產品、一種服務的好壞不是由評論家或媒體來判斷,而是要看企業是否從中獲益。
每次遇到自己的客戶,馬雲總是和他們探討如何創辦、經營企業。
首先,你要想好自己到底想要幹什麼?然後才能擺脫各種誘惑,照著這個思路一路走下去,其次,你要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選擇具有長遠空間的業務去發展。
正是這種勸告式的推銷,使阿里巴巴獲得了客戶的信賴。馬雲說,阿里巴巴的目標很明確,首先是幫助客戶賺錢,再過幾年幫助他們快樂地賺錢,再過幾年幫助他們賺大錢,最後幫他們省錢。阿里巴巴可以改變一切,但不改變“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使命。
馬雲還說,今天是用電子商務幫助客戶成功,如果明天有更好的方法幫助客戶成功的話,他一定會扔掉電子商務把它經營起來,客戶是最重要的,用什麼樣的辦法並不重要。
未來電子商務的贏家絕對不是純傳統企業,也不是純網路公司,未來的贏家一定是能把傳統企業和電子商務結合好的企業。
讓別人跟著鯨魚跑吧
馬雲預測,網路的普及將是對大公司模式的終結。他認為,在工業時代,一家公司要向全世界擴張必須擁有雄厚的資本,並藉助開設海外分公司、辦事處等方式才能如願以償。但在網路時代,一家公司要進入他國市場並不需要太多的資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