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份額,不過保險公司沒有儲蓄機構的擴張力度大。到1929年,在居民抵押借款中,有40%來自12 342家儲蓄貸款協會的貸款,促使非機構的貸款份額降到市場總貸款額的40%。
商業抵押借款和居民抵押借款的證券化開始於20世紀20年代,促進了城市建築的繁榮。這主要得益於兩項創新。(1)房契和抵押擔保公司對那些它們發起併為之提供服務的貸款籌措活動的參與者頒發證明書,表明違約風險由它們填寫的保險單承擔。(2)針對單一商業抵押借款形式,發行了不動產抵押債券。這些債券最初是銀行對已竣工建築的貸款的證券化,但是後來也為開始階段的建築提供資金。 txt小說上傳分享
證券業的繁榮時期(3)
一戰以後,家庭支出轉向大件耐用品。在總的家庭支出中,耐用品的份額翻了一番,達到8%。對汽車需求的增加是家庭支出發生劇烈變化的最主要因素,另外對家用電器需求的增加有一定的影響,不提供抵押的消費信貸在戰前增長很慢,但戰後也翻了兩番。儘管銀行對為消費者提供信貸的製造商和零售商提供短期貸款,但銀行並不願意為消費者融資。大部分家庭的分期付款信貸是由銷售貸款公司(sales finance pany)提供的,他們從銷售商那裡購買零售期貨合同(retail time sales contracts)。10年間,銷售貸款公司的數目就從不到100家增加到1 000多家。到1929年,在總額為11億美元的分期付款信貸市場,銷售貸款公司佔了40%的份額,而商業銀行所佔的份額僅僅為5%。
就在一戰前夕,汽車交易商的融資中出現了重要的創新。大多數銀行拒絕為汽車存貨者提供資金,因為它們對支援消費行為和那些特許權有可能在短期內被取消的不值得信任的交易商持謹慎態度。而且,銀行不能在聯邦儲備銀行的貼現視窗使用分期付款票據。製造商只好與那些能承擔特許交易商的存貨貸款和零售合同的財務公司建立商業關係或者簽訂合同。通用汽車承兌公司(通用汽車的子公司)、商業貸款公司(與克萊斯勒公司有合約關係)、商業貸款投資公司(與各種汽車製造商有合約關係)以及一般貸款公司(福特公司的子公司)都是這一業務領域的佼佼者。
金融一體化及其脆弱性
從一戰結束到1929年,國內金融部門的超常規發展反映了經濟的新型特徵,最重要的是反映了對長期貸款的需要。為了服務於家庭和企業,所有金融行業的領頭企業都力圖在法律限制的框架內擴大金融服務的範圍。
雖然城市地區的金融中介變得更為完善,效率也得到很大提高,但國內金融市場仍沒有達到一體化的程度。19世紀金融市場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地區間利率差異較大。一戰結束以後,初級商業貸款、同業貸款、股票質押貸款以及貨物收據質押貸款的利率水平逐漸接近,但是地區差異仍然存在,這表明地方銀行家在貸款市場獲得了一定的租金。雖然有證據表明,風險可以解釋利率差異,但是,即使具有相同擔保的貸款——即自由債券,其利率也存在差異,這意味著風險並非唯一的解釋因素。
新的聯邦機構可能推動了這些進步。聯邦儲備體系的貼現操作是銀行貸款的源泉,這種貸款保證了即使在最艱難時期的資金流動性,在整個國家範圍內聯邦儲備地產銀行支付的利率也幾乎相同。如果國家的金融市場沒有完全一體化,那麼部分原因要歸咎於聯邦儲備體系對銀行系統結構改革的失敗。另外,條塊分割的銀行業和對競爭的限制也可能是阻礙一體化程序的因素,它們削弱了金融系統承受經濟衝擊的能力。聯邦儲備體系努力緩和週期性的利率變動以保護金融系統,但是由於對缺乏多樣性的小的金融機構的維護,這一努力的潛在效果大打折扣。由於隨後沒有再進行改革,20世紀20年代銀行的紛紛破產成為20世紀30年代金融體系崩潰的預兆。
金融體系的崩潰,1929—1933年
電子書 分享網站
1929年股票市場的衝擊(1)
1928年年初股票價格開始大幅度上升。從1928年3月價格上漲開始到1929年9月價格達到頂點,道瓊斯工業指數表示的證券總值幾乎翻了一番(見圖)。價格上漲的股票大多數分佈在工業、公用事業以及銀行領域,這些領域的活動集中在新成立的企業,而小企業的股票和鐵路股票幾乎沒有上漲的跡象。股票價格的持續上揚將資金從其他市場吸走,包括商業票據市場和外國債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