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從影印店走得更遠,路易斯顯然沒有那麼多錢,但他突然想到一個好辦法(其實美國的一些業餘出版人早就這麼幹了):他們設法在下班時間利用某些辦公室裡的裝置。在近期的一次展銷會上,路易斯見到佳能公司出品的一種新型影印機,可以把數字文件直接列印成高質量的彩色印刷品。透過佳能的一名銷售代表,路易斯知道,伯克利有一個影印店最近買了這樣一臺機器。但他們不知道怎麼使用。路易斯把尤金叫過來,他可是數碼製作方面的專家啊。店老闆讓他們在夜裡使用這臺機器,交換條件是提供免費的技術支援,還有每頁5美元的印刷價格。1991年10月和11月,路易斯終於出品了他的第一期《連線》。
他將之稱為“第零期”。雜誌看起來似乎是從一臺昂貴的、多彩印刷機上印出來的,但其實卻是不可思議的佳能機器的產品。雜誌開頭是三個跨頁廣告——蘋果、索尼和Infinity。接著是連續不間斷八個頁面的數碼拼貼。圖片包括,電視螢幕牆前的年青人和他的父親、一個機器人家族,一個計算機模擬的地球。下面是一系列文筆不錯的故事,展現了這本雜誌未來的報道範圍:聯邦通訊委員會主席的人物特寫、來自矽谷最有名的科研實驗室的報道、前司法部長埃利奧特·理查德森(Eliot Richardson)呼籲對一名美國計算機記者的可疑死亡進行調查。後面一些更短的文章,匯合了科技前瞻、旅遊秘笈和書評。封面是一個黑白拼貼畫,一個人從非常高的地方垂直墜落,他下面的城市街道像網路一樣清晰。這張超現實風格畫面的頂端是紅色的大寫字母:WIRED(連線)。
沒有哪篇文章或圖片是原創作品,也沒有一個廣告是真的。它們都是從各種各樣的出版物上抄來的,原作或多或少地涉及路易斯和簡試圖講述的故事。這些出版物包括《華爾街日報》、《科幻週刊》、《科學美國人》、《戶外》、《MacWeek》、《微型時代》(Microtimes)、海灣地區電腦新潮、紐約時報、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自然、商業週刊、細節(Details)。不過,借來的文章似乎比它們在原報章出現時顯得更醒目和更大膽。當這些文章被綁到一起出現時,它們輻射出一種狂熱的自信,好像被統一在某種對劇變的嚮往之中。文章出自主流媒體,這一事實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增強了效果。在致謝頁的刊物說明中,路易斯認定,自己正在記錄的革命其實已經被許多媒體提及,但只有這本雜誌為革命提供了一個展示全景的平臺。
簡也動用她想到的一切辦法,取得了其他工具。當然,她的大部分方法,是守在電話旁苦苦哀求。有了捐贈的顯示器、捐贈的掃描器、捐贈的硬碟,他們就可以做些事情了。儘管是一本地地道道的電腦雜誌,但它的確展現了李·費爾森斯坦因對Mondo 2000的要求:一本有槍械雜誌感覺的電腦雜誌。他們用最後的一點現金買了一張去阿姆斯特丹的機票,這樣就可以把自己的成果展現給艾卡特·翁增了。
“我們沒有2000本,”路易斯告訴翁增,其實他們只有一本。路易斯和簡保證完成協議規定的任務,只要艾卡特給他們預付更多的資金。這個生意人一頁一頁地翻著雜誌,然後透過他那染色的眼鏡盯著他們,最後答應執行死緩,給予45000荷蘭盾,這可以讓他們繼續存活六個月。
那年冬天,路易斯和簡很好地掩飾了他倆的窘境。他們住在一間大房子裡,沒有人知道他們從哪裡得到一筆錢,大家都在瞎猜。在Mondo 2000雜誌那靠近山區的堡壘裡,在大廈主壁爐前一個巨大的臺子周圍,艾莉森·肯尼迪主持了一次戰略會議。她告訴她的員工,一個和CIA(中央情報局)有聯絡的毒品販子給簡和路易斯提供了資金,這是針對她那本非法出版物的一股敵對力量。這個猜測儘管有趣,但沒人相信。大部分人認為,簡的家人給了他們一筆錢。
BOOK。▲紅橋▲書吧▲
第20節:反饋(4)
穆的手裡有一本實實在在的雜誌,而路易斯沒有。不管怎樣,在爭奪當地力量、爭奪資源和支援方面,《連線》逐漸取得了一定進展。喜歡將革命語言和商業術語混和使用的路易斯,還曾提到“支架和頭腦共同體”(cadre and mind…share)。就此而言,《連線》也有所斬獲。他們聯絡到電子邊疆基金會的米奇·卡泊,斯坦福研究所的未來學家保羅·薩佛(Paul Saffo),虛擬現實先鋒賈榮·拉尼爾(Jaron Lanier)。他們就在這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