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著講臺上那位散發著聖賢氣息的長者,覺得在北大,在蔡先生的心目中,更重視的是一種人格的教育。

開學典禮結束後,邵飄萍以名記者的身份採訪了蔡元培。那篇洋洋灑灑的談訪錄在《申報》發表後,轟動了沉悶的中國,很快在各大高校流傳開來。最精彩的還是其中一段,題為《蔡元培的大學理想》:

記者:蔡先生,國外流傳著大學校長為一校之魂的說法。據說一流大

的校長,都有自己獨特的辦學理想。不知您的看法如何?

蔡元培:我同意你的看法,鄙人在國外考察教育多年,發現世界一流

的大學有幾點驚人的相似之處。一是大學校長應是學術領袖和教育大家,

而且校長的大學理想和人格往往決定了這所學校的學術地位和精神風格。

所以一所學校的優劣關鍵看校長,而不應該責怪教師和學生。二是一流的

大學往往擁有一批聞名天下的大師和高水平的研究基地。三是世界一流的

大學,還必須像孟子說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四是必須有充足的教育

經費,經費的重要性無論如何估計也不會過分。

記者:蔡先生,您主長北大已有一年多我很想具體請教一下您的

大學理想和辦學思路,因為教育界同行都很關心這個問題。

蔡元培:這首先要回顧一下我辦學思想的由來,也就是一些著名大學

和大教育家對我的啟發和影響。中國的高等教育,以前都是沿襲傳統的書

院式教學方法。百日維新後受西學影響有所變革,但多數照搬日本的模式。

在國外留學期間,我親身感受了德國和英法的大學教育,發現像十五至十

六世紀的劍橋和牛津大學,已從專業訓練轉到道德教育為主,透過學院教

育,培養教派的貴族和紳士美德。而這一局面到了十九世紀初,終於由於

威廉·馮·洪堡創立了柏林大學而有所改變。這是一位影響世界潮流的偉

大人物,他在強調人格教育的同時,強調了素質教學,堅持教學和科研並

舉,透過研究來促進教學,順應了時代需要而成為世界大學教育的楷模。

到了本世紀初,各國的高等教育明顯地向兩個方向發展。一端為學術性大

,循著學術性向金字塔的頂尖努力。另一端為非學術性大學,根據實用

性原則,朝著庶民高等教育方向趨向大眾化、普及化和多樣化。我進北大

後,首先強調了大學是研究高深學問之地,不是養成資格的場所,更不是

造就官場的搖籃。主要是想端正求學宗旨,掃除以往讀書做官和混文憑的

陋習。按我的理想,是想把北大辦成一所學術性大學的。我還根據國內的

現狀,提出了“囊括大典,網羅眾家,相容幷包,思想自由”的辦學方針。

但是中國目前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實在太黑暗、太落後、太愚昧要把

北大辦成世界著名的大學,還是一個很遙遠的夢。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我

也只有一步步地前進。如成立評議會和教授會,是為了倡導民主精神。創

辦各科研究所,發動師生興辦各種學術團體,是想形成一種自由的研究室

氣。成立進德會,主要為了提倡人格和素質教育。我覺得一所名牌大學,

應是一個國家名家大儒聚集的中心,又竭盡全力請來了一批學問大家和青

年導師。我原想讓北大辦成以文、理兩科為主,把法科和工科分出去,但

看來還做不到,只能採取收縮主義。當然最困難的還是經費,北洋政府不

斷地向國外秘密借款,幾乎全用於擴充各自的軍隊。中國最高學府一年能

到手的錢,連國外普通大學的十分之一都不到。這實在是最令人痛心的黑

幕之一,還望新聞界幫助呼籲,早日在中國結束那種索不完的薪餉,趕不

完的官僚的腐敗局面。

記者:蔡先生,今天是校役夜班開學的第一天,也是北大邁出平民教

育的第一步。按您的理想是想辦一所注重研究的學術性大學,這平民教育

又如何理解

蔡元培:這並不矛盾,平民教育是我教育救國理想的一部分。我早年

的主張是“無人不當學,而亦無時不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