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謙之在嵩山修煉達三十年之久,身上有了仙風道骨的意味,所以他不緊不慢的向著那人走去。 此時前面的人正在一家西域商人那裡看著一些稀奇的玩意,旁邊有一個帶著面紗,但是依舊無法隱藏絕美容顏的女子。 寇謙之看了一眼,再次震驚,那女子面相雖然看不太真切,卻是隱隱約約看到了鳳凰之相。 寇謙之心中大定,看來確實是自己的造化來了。 寇謙之慢慢來到那人身邊,看了一眼那些西域物品,隨後對著劉義隆道:“福生無量天尊。” 這一句吸引了劉義隆,正是,剛剛那人正是如今大宋皇帝劉義隆,身邊的女子正是大宋皇后劉青兒。 “在下有禮了,不知道長有何見教。” 劉義隆對於佛道並不篤信,但是也不限制,只要不違背大宋律法,劉義隆也願意百姓們去信奉兩教。 “先生乃是大貴之人,貧道只是有心結交。” 劉義隆眉頭一皺,看著眼前的老道,但是心裡並不厭惡,還有就是劉義隆很驚訝,眼前的老道似乎不簡單。 “道長可否賜教。” 寇謙之當然不會錯過機會。 “但隨先生。” 三人走進了附近一家酒樓,雖然不比四海酒樓,但是還是很不錯的。 來到一間包間,三人落座,但是門口卻有兩名精壯漢子把守,外面的大堂裡也多了很多客人,細心之人不難發現,那些人有意無意間都看著那個房間。 房間裡,三人落座。 劉義隆先開口道:“不知道長在何處清修。” “貧道在嵩山修行。” “哦,在下可是沒聽過道長的盛名啊!” “先生說笑了,貧道之名想必先生必然聽過。” “哦,請先生不吝賜教。” 這下寇謙之很是滿意,雖然對方是皇帝,但是面對自己依舊很謙和。 “貧道寇謙之。” 劉義隆心中一震,寇謙之他可是聽說過的,那可是崔浩的好友。 “道長為何會來洛陽,據在下所知,道長可是魏國皇帝的座上賓啊!” 寇謙之眼神黯然,道:“哎,一言難盡啊!” 旁邊的青兒也聽過寇謙之的大名,而且宮中相對來說,信奉道教的人還是很多的。 劉義隆看著寇謙之,寇謙之不想再裝下去了,隨後起身拜道:“請陛下恕老道無狀。” 劉義隆很是滿意,同時也對寇謙之有了一些好奇。 “道長不必如此,請坐。” “謝陛下。” “道長就說說為何會來洛陽?” 寇謙之又嘆了一口氣,隨後開始說起他在魏國的事情,尤其最近崔浩已經自顧不暇,他在平城已經十分尷尬了。 說了很久,青兒一直沒有說話,不過聽到寇謙之不再打算返回魏國,她道:“道長何不留在我大宋。” “多謝,皇后娘娘,如果陛下允許,貧道自當如此。” “道長不必如此,朕也是久聞道長之名啊。” “陛下謬讚。” 劉義隆很是滿意寇謙之的態度,隨後二人開始就道教談論起來。 魏國和宋國的道教還是有些許不同,魏國的道教已經被寇謙之改革,而宋國這邊雖然也有些傳承,但是並沒有多大改變。 寇謙之對早期道教的教義和制度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吸取儒家五常(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觀念,吸融儒釋的禮儀規戒,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義和齋戒儀式,並改革道官職位的世襲制度,主張唯賢是授,信守持戒修行。 佛教傳入中國後,與道教之間的矛盾比較激烈。 在理論方面,道教不是佛教的對手,“即使在信仰方面,如五斗米道、李家道之類僅以治病為中心,富有濃厚的咒術宗教色彩的道教也不可能長期維繫人們的信仰。” 所以寇謙之借鑑佛教一些教義,改變了道教的一些教義,寇謙之對佛教的借鑑體現在思想、儀式、神仙塑造、科技和養生諸方面。 就這樣,寇謙之修改後的天師道教義已經很符合皇家統治思想。 寇謙之提出的以封建“禮度”為主要內容、禮拜煉丹為主要形式的新教義,宣傳儒家的“佐國扶民”思想,這讓劉義隆很是開心。 如今的宋國的佛教雖然傳播廣泛,但是宋國的好意,佛教並不在意宋國,似乎他們在等待時機,道教就不同了,很多道士都在亂世的時候下山濟世,所以劉義隆對道教更有好感。 “道長如不棄,可在洛陽多留幾日,朕還有很多想和道長探討。” “陛下既然這樣說,貧道敢不從命。” 就這樣,劉義隆隨後將寇謙之師徒三人安排到了內城,靠近皇宮的一處很大的宅院。 劉義隆的想法很簡單,這座宅院稍微改一改就可以成為一座道觀,而且這座宅院可不小啊。 就這樣,在寇謙之兩個弟子震驚的神色中,寇謙之帶著兩個弟弟進入了一座碩大的宅院。 “師父,這陛下還真的很重視師父啊!” “那是,咱們師父是誰啊!” “好了,你們兩個,修行之人豈能如此在乎這些俗物。” “弟子知錯了。”兩人同時向師父告罪。 “好了,先收拾一下吧,明日為師還得帶你們去面見陛下。”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