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城而在白雲山上,值得懷疑。

二、“禺山之說”。禺山在何處?廣州究竟有無禺山?這仍是爭論不休的問題。同時還有番北禺南、番南禺北和番東禺西等不同說法。今中山四路北面,從兒童公園起往東至舊倉巷古城隆廟一帶,是一塊長几百米呈東西向的臺地,俗稱“高坡”。古詩有云:“欲問禺山何處是,路旁童子說高坡。”相傳這裡是禺山所在,清代曾在此建有禺山書院。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此發現一座規模宏大的秦漢造船工場遺址,據地層關係可以看到,這個所謂臺地是由秦漢至明清年間的遺物堆積而成的。有人認為禺山在今西湖商場附近。1988年,西湖商場拆建,地下基礎挖得較深,考古隊前往調查,沒有發現廣州地區山崗常見的基岩,這裡也不是禺山,更不可能有趙佗的陵墓。據說五代時南漢主劉龔曾鑿平番禺二山為宮閉,二山遂平。如此分析,禺山十分矮小,趙佗當然不會選擇一個小崗作為自己永久的寢宮。再說,按各種史籍記載,禺山是在城內,趙佗為了保密,使自己的寢宮不受盜擾,是不會在城內大肆動土搞地宮的。因此,趙佗陵墓在禺山之說不能成立。

三、“雞籠崗之說”。此崗在今燕塘附近,清代屬鹿步司。這一帶雖然崗巒起伏,但都很低矮,目前廣州市區向此發展,許多小崗已被基建削平,這裡很少發現漢代墓葬,更沒有西漢前期大墓的跡象。從地形分析,很難想象出叱吒風雲的趙佗會葬於此。因為趙佗之墓,一定會深藏地下十餘米至二十米以下,才能不露痕跡。而廣州地區天氣潮溼,地下水位較高,一般小崗挖地不到十米,便碰到地下水,所以小崗是不會被趙佗用作陵墓所在地的。

四、“縣東北八里之說”。按西漢時期番禺城不大,史稱趙佗築城週四十里。其城的東界,據麥英豪先生考證,當在今芳草街附近,而北界則在東風路以南。這樣,縣東1匕八里,即為今淘金坑、黃花崗、永福村一帶。這一片地區,都沒有比較高大的山崗。考古工作者在華僑新村、淘金坑、黃花崗一帶,發現了一大批南越國墓葬,但都是臣民墓。這附近今天已成為羊城鬧市,二三十層高樓不少,是廣州高層建築最集中的地方,建築基礎一般都挖得很深,卻未見有趙佗陵墓的影蹤。

五、廣州附近,還有比較高大的山崗,即西得勝崗、花果山、飛鵝嶺,也即今廣州電視臺、廣州市科技中心、廣州大學一帶。這幾個崗都是風化花崗岩山石,近幾年來,這裡大規模動土,幾個山崗都被推削了幾米至十幾米。基建期間,考古工作者都前往調查發掘。在廣州大學,考古人員配合推土工程於197年8月、1989年3月發現和發掘了數座西漢墓葬和晉墓,但沒有發現西漢前期的大墓。廣州科技中心基建工地,近年來推土已達十餘來深,1985年3月25日在工地發現一座西漢前期木撐墓,墓室呈“凸”字形,長9。6米、寬5;}米,出土有近百件銅器、陶器等文物,但多儲存不好,此墓規模圈較大,不少銅器有雛金,表明墓主生前有一定身份,可能是南越國中的一個較高階的官員。1988年5月,在其西面的另一工地上發現一座西漢前期墓,出土一枚“向責”玉印,應是墓主的私章。在今廣州電視臺基建工地,已推土將小山崗削去近二十米,只在1988年12月在崗頂三四米深處發掘了一座東漢磚室墓。這幾座山崗比較高大,可以隱藏比較大型的古墓,但近年來基建挖土都很深,考古人員卻未能在此找到南越王陵的線索。

六、至於“馬鞍崗”、“天井崗”、“悟性寺”等說,由於這幾個地方都隸屬越秀山,因此可一併視為“越秀山之說”。經查閱地方史料,結合地理環境和象崗發現第二代南越王墓及漢代陵墓昭穆制度分析,認為趙佗陵墓應在越秀山上。

越秀山是廣州的主山,屬白雲山餘脈,其東西綿延約}。5公里。據《白雲越秀二山合志》所載:“越秀山在省會城北,為省會主山,由白雲山透逸而西,跨郡而聳起,東西延囊三里餘,俯視三城,下臨萬井,為南武之鎮山,··…中峰之正脈落於越王故官,上有越臺故址。”越秀山屬於低山,其主峰越井崗海拔僅74。8米,周圍還有木殼崗、長腰崗、上山崗、蟠龍崗、鯉魚崗、象崗和圓炮臺等等。

越秀山是廣州最早的風景名勝地,據地方史志載,南越王趙佗當年就在此山大宴群臣,並和漢朝派來的使者陸賈同遊此山,山上還有越王臺舊址,因此越秀山也稱為越王山。在隸屬於越秀山的象崗,發現趙胡陵墓,表明越秀山不僅是趙氏王朝佳口遊宴之地,也是南越國王陵所在地。這是一個重要突破,為尋找趙佗墓提供了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