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苦苦一笑,說:“飛機是天沒亮就起飛的,德國佬的福克飛機都在睡大覺,能不一路順風嗎?”
三個人寒暄了一番後,就一起走進了巴甫洛夫的辦公室,剛一落座,朱可夫就問:“對了,今天的政z局擴大會議開得怎麼樣?方案透過了嗎?”
朱可夫其實也參與了43年作戰方案的擬訂,他負責的是“列寧格勒解圍戰”這部分。根據朱可夫的設想,解圍戰不能只著眼列寧格勒一隅,而是要放眼西北戰場的全域性。
德軍在列寧格勒城外打造的包圍圈已經非常牢固了,修建起了綿延200多公里的防禦地帶,其間部署了不計其數的雷場、塹壕地帶、築壘區、反坦克據點、裝甲兵集結地、步兵集結地和炮兵陣地。部署的軍隊總數預計超過了100萬,雖然沒有多少裝甲部隊,但是反坦克火力卻是十足的,根本不能拿坦克叢集往上撞。
在第一次列寧格勒解圍戰中,不知道厲害的科涅夫就吃了大苦頭,丟掉了上千輛坦克損失了超過20萬軍隊。不過科涅夫並沒有因此丟官罷職,因為加里寧方面軍在替列寧格勒解圍的過程中收復了被德軍放棄的諾夫哥羅德州的大部分地區。所以他還得到了晉升成為大將,現在去了西南方面軍當司令員了。
在吸取了科涅夫的教訓後,朱可夫準備採取一個解列寧格勒之圍,但不戰於列寧格勒的方案。讓加里寧方面軍向普斯科夫州發起進攻,在收復該州南部地區後繼續向波羅的境內推進,以威脅包圍列寧格勒的德軍叢集的後路。
而要執行這一計劃,加里寧方面軍就必須大大加強,配屬上足夠多的坦克軍和機械化軍,只有這樣才能在普斯科夫州境內的平原上和德軍裝甲叢集決戰。
“方案沒有透過,”沙拉什尼波夫低聲說,“不過你負責的那部分沒有問題。”
“上面不同意在烏克蘭採取大縱深佈防?”朱可夫馬上就猜到問題出在哪裡了。
沙拉什尼波夫點點頭,又說:“明斯克…斯摩稜斯克一線也要適當加強,不能讓敵人迫近莫斯科。”
“這不是問題,”朱可夫說,“只要普斯科夫會戰取勝哪怕是打平,斯摩稜斯克就不會有危險。不過……烏克蘭恐怕會有問題,德國人的攻擊重心很可能在烏克蘭。”
“沒有辦法,只能加強西南方面軍,”巴甫洛夫皺著眉頭說,“重點佈防第聶伯河河曲地區,同時還要預留足夠的反擊力量。不過……要加強西南方面軍的話,預備隊方面軍和加里寧方面軍就只能削弱一下了。”
說完話,他就看著朱可夫。朱可夫現在是西北方面的主帥,減少加里寧方面軍的實力必須要徵求他的意見。
“如果德國人把主攻擺在烏克蘭,那麼西方方面的兵力少一點也能打。”朱可夫思考了片刻,說,“如果要削弱加里寧方面軍,那麼就只能推遲第二次列寧格勒解圍作戰發起的時間。等判明瞭德軍主攻方向後,再發起會戰。”
“可是要推遲的話……列寧格勒方面還能堅持嗎?”巴甫洛夫非常擔心列寧格勒的情況,這座城市被包圍了將近半年,而且城內有兩百多萬居民和士兵,每天必須的物資消耗都是個驚人的數字。
“有辦法的,”朱可夫平靜地說,“軍事委員日丹諾夫同志有辦法,堅持到7月份沒有問題,再遲就不行了……”
什麼辦法他沒說,巴甫洛夫和沙拉什尼波夫自然不會多嘴去問。
巴甫洛夫元帥點了點頭,說:“好吧,那就將西北方面的會戰的發起時間推遲到6月1日。”
……
1943年4月中旬,當美國人忙著修復運河船閘,日本的一幫有點腦殘的“昭和參謀”們人忙著瞎折騰,蘇聯人在準備43年決戰計劃的同時,德國國防軍總參謀長赫斯曼帝國元帥則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和蘇聯決戰的計劃上面。
決戰計劃早就有了,就是代號為“藍色行動”的計劃。該計劃和歷史上的“巴巴羅薩”計劃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一個明確的戰略目標——奪取蘇聯的煤炭、鋼鐵和石油中心,然後迫使蘇聯求和或發生內戰。
而要達成這一目標(指奪取蘇聯的煤炭、鋼鐵和石油中心),那麼主攻目標就是烏克蘭和南俄。
不過由於蘇德談判已經秘密開始了好幾個月,而且在談判中德方已經提出了割讓左岸烏克蘭的條件,因此蘇聯人再遲鈍也一定能猜中德軍的主攻目標。所以一定會在左岸烏克蘭擺滿精銳部隊嚴陣以待的。
因此之前草擬的從正面突破第聶伯河的幾個子方案顯然都是不可行的。雖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