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好幾趟,傳了好幾回旨意。
前兩年,年遐齡雖做主讓兩個兒子分家,年羹堯雖不在京中,卻是來信反對此事。
年遐齡卻執意,可是年家二房在京城只有一子年熙,又身體孱弱,宿病纏身。
思來想去,老爺子實在不忍,就在後街買了個宅子,在步軍都統衙門處將年羹堯一房子孫登記別戶。
如此一來,雖隔府而居,也能對孫子照拂一二。
他是年氏一族族長,又是一家之長,年希堯與年熙雖不贊成,卻也無力阻止。
年遐齡不過是未雨綢繆,免頃族之禍,能不能成事,不可盡知,畢竟天威難側。
去年大行皇帝駕崩當月,免官閒賦的年家長子年希堯就起復,署理廣東巡撫。臨行之際。年希堯不放心家中八旬老父,做主讓侄子遷回老宅。
隨著雍正登基,年氏封妃,年家風光,一時無二。
美中不足的是,年家長孫,年羹堯的嫡子,雍正最喜歡的內侄年熙,正月裡犯了宿疾,在家中休養。
陳福曉得年家是御前紅人,宣完了旨意,便叫人攙年遐齡與年熙祖孫二人起來。
就跪下這會兒功夫,白髮蒼蒼的年遐齡還沒什麼,年熙額頭已經滲出冷汗,氣喘吁吁,身子跟風中枯葉一般,站不穩了。
陳福見狀,唬了一跳,忙道:“前些日子,貴妃娘娘不是指了太醫過來麼?怎麼年御史的病還不見好?”
年熙虛弱得不行,強撐著,說道:“已是大好了,昨晚睡得遲些,,有些乏,”
陳福見他如此,不敢留他說話,對年遐齡道:“老大人,奴婢也是常來的,聖旨已經宣完了,快叫年御史下去歇息吧
年遐齡見年熙冷汗直流,也是心疼孫子,道:“如此,就不恭了。”說著。使人扶著孫子下去安置。
陳福看著年熙的背影,臉上露出幾分為難,道:“曉得奴婢過來傳旨。貴妃主子定會召奴婢問年御史的病情,這可如何是好?”
年貴妃身子本就孱弱,現平又懷孕七月,實是不能有什麼閃失。
“還請公公幫著隱瞞一二。年熙前些日子吃了太醫的藥,已是看好,這兩日天氣突冷突熱的緣故,就有些不得勁,休養幾日便好了。”年遐齡道。
陳福見年遐齡神色鎮定,想來年熙確實無大礙,便點頭道:“既是如此,奴婢就尊老大人吩咐
早有管家在旁,遞上銀封,陳福著急回去復旨,與年遐齡閒話兩句。便帶人回宮。
年遐齡站在堂上,看著香案前擺放著的聖旨,臉上沒有半點歡喜之色。
這封旨意,是封年羹堯為三等公的。
管家杜忠在旁,已是美滋滋道:“老太爺。二老爺如今封三等公。是不是過些日子也要推封到老太爺身上,咱們家就是公府了?。
年遐齡搖搖頭,道:“不可妄言,老二是因西北辦差得力獲封,未必就推封三代。”
杜忠聽了,有些糊塗,道:“老太爺,不是因為貴妃娘娘麼?迎陳公公進府前,奴才打聽了一句,他是從皇后孃家與佟家過來。”
杜忠所說,年遐齡先前就有所耳聞。
皇上追封皇后之父原任內大臣步軍統領費揚古為一等公,致祭一次修理墳塋,其子孫襲封一等侯;追贈一等公佟圖賴為太師,一等公終國綱、終國維俱為太傅。
年遐齡所擔憂的,正是今日的聖旨上。
皇后孃家兄弟侄兒只襲一等侯爵,自家也是外威,兒子以貴妃之兄的身份封了三等公,實是太過惹眼。
這之前。年羹堯已獲封二等輕車督尉世職,又加了太保,自己也加了尚書銜,已是昭顯皇恩浩蕩。
今天這道封公的旨意,更是將年家推到風口浪尖。
年遐齡嘆了口氣,只覺得滿心疲憊。他沒有再同老管家說話,拄著柺杖去探看孫子。
年熙這些日子,病情加重,並非是因季節變換的緣故,而是因為拖著病體,給父親年羹堯寫了數封長信,耗費心血,疲勞所致。
年熙此時,倚在炕邊,口中咳聲不斷。
炕邊有個著桃紅色衣裳的丫鬟,二十來歲的年紀,修眉細眼。神態溫柔,手中端了溫水,每到年熙咳聲稍止,就送到年熙嘴邊,給他潤嗓子。
“大爺心思太重了,老爺體面是好事。二爺、三爺雖在老爺身邊受重用,誰也越不過大爺去……”她是年熙身邊的近婢,曉得他病重的緣故是憂思過重的緣故。輕聲勸道。
年熙聽了她的話,唯有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