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解答。其間,自然出了許多錯誤,花了剛才的幾倍時間,方才讓班長透過培訓。但這樣一來,隊官和排長對毛瑟槍的瞭解也更進一步了。接下來,這一過程有在隊副、排副、班副身上重複一遍。最後,我帶領班長和班副,對這九百支毛瑟槍進行了維護保養。這一下午時間,也就過去了。洗澡,晚飯,飯後,照例是學習時間。不識字的學習識字和算數。隊官和排長聽我的軍事課,就是把我最近以來做的,和將要做的事情,給大家講解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做,有什麼目的,有什麼結果,再講一些基礎軍事知識。學習時間三小時,整理內務半小時——一般我會在這時查查房,與大家聊聊天,教授一些兒小竅門——這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讓士兵衷心的擁護我,服從我,就需要我在各個方面努力。我花了一個月記住了所有官兵的名字,一見到人就能叫出他的名字——這是件很有必要,也很有益處的事。然後,士兵就必須休息了,而我還需要在全營巡視一遍。總之,這一時期,哦,不對,應該說從此以後,我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乾的比驢多。
早上五點,起床號一響。15分鐘內必須到操場集合,五公里越野;早飯;原來佇列訓練一整天——這是最難受的——現在,起碼可以半天學習軍械的維護保養使用了。不過,這得等我和低階軍官都掌握過山快炮的維護保養再說。等到射擊訓練時,我又發現個問題——江南製造局所造子彈,‘每逢演用往往誤火,一及吹彈不能致遠(原文如此——引者),甚至炸壞銅殼,登開後堵傷人等弊’。臭彈的比例約為五分之一強,炸壞銅殼的,倒極少,約千分之一,卻也讓人提心吊膽的。而且,子彈數量又少,每月只有二萬發,新軍每人平均不到十顆。
我不得不去拜見巡撫大人,可這事巡撫也沒辦法——沒錢。在我歷數了‘甲午戰爭中我軍每發數百槍而不中’的窘象後,巡撫大人決定先把槍支補足——還是老毛瑟,子彈只能是江南製造局的——國內最好的,巡撫大人咬著牙把數量增加了一些兒,但是,每月絕對不得超過十萬發。
“掛石頭練瞄準吧!”我對部下如是說,“象我這樣的槍法,你們得多練幾年了。”我一抬手打下只鳥,來加強語氣。
沒辦法的事,短時間內練槍法,沒有大量的子彈,誰也沒辦法。
此間;還有件事情——軍隊粗略有個大樣了,軍紀還沒有確立。清朝在作戰有軍令,但平時卻沒有軍紀,我不得不制定一個。這沒什麼選擇的,解放軍軍紀最好。我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頒佈實施,並編成歌曲,令全軍學習:
“新式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的注意。
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第二不拿父老一針線,父老對我擁護又喜歡。
第三一切繳獲要上繳,……”
新軍喜歡唱歌,好像也是傳統。後來,我在閒暇時,及行軍拉練途中教唱了《萬里長城永不倒》、《一條大江》、《我的中國心》、《精忠報國》、《保衛黃河》等幾首歌曲。歌曲也是個潛移默化的教育手段,自然,我會把其中不和時宜的地方改掉,像《一條大河》不就改成《一條大江》了,沒辦法,安徽不靠黃河靠長江。總體來說,新軍同情卻不支援革命——這是我最希望的結果,我可以輕易地帶領新軍向任何有益於中國,或者貌似有益於中國的方向前進^…^。
鐵鍬配備以後,我開始進行營壘工程訓練,如何在三五分鐘挖一個防炮坑,如何利用地形構建工事,如何組織火力,如何進攻一個設定優良的防禦工事,等等。順便,我也在訓練的同時,帶領全軍進行了一場義務勞動。
PS:張謇的事蹟摘自網上。
第九章
此次歸國,阿庭共派了八個人給我。我只留了黃樺、田清泉(第二期去的,擅長管理),高劍峰(身手好,也是第二期的)和韓鐵,其餘的,都安排在基金會工作了。韓鐵是阿庭的得力助手之一,本不可能派給我。但是,為了平衡在美華人的男女比例,韓鐵受命組織了大批華裔婦女偷渡美國。目前正被美方大力通緝中,回國來是避避風頭。年初,我派他去了趟敦煌——斯坦因永遠的消失在中國西北的茫茫沙漠中。回來以後,我便派他組織了個情報網,我只提供錢,人要自己去找。韓鐵不負期望,迅速依靠基金會組織了一個鬆散的情報網路,並在安慶建了個小小的情報網路。
在我整訓新軍的同時,田清泉以我的名義買了一塊荒地,七百三十多畝,是不適合耕種的鹽鹼地。田清泉打了眼機井,我又帶人在此進行了一個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