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彝ブ刂刈枇Γ�吹剿�錟鏡吶┮皇κだ��叱〔渭永投�K�朔�松�罟�還摺⒗投�圓幌�壤�眩�叫陸�父鱸輪�螅���鞽鱟芙崴擔�

“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選擇”(4)

我深深地感到,聽黨的話,不貪圖舒適的資產階級家庭生活,走革命的道路是完全走對了。這對於我是一個極其不平常的變化……勞動使我的生活過得十分充實、十分有意義,不像過去那樣空虛和無聊,我從心底裡感謝黨對我的培養和教育。魚姍玲:《從嬌姑娘到邊疆建設者》,《中國青年》,1964年第11期。

幾乎所有升學落榜的青年,都有過她曾有的苦悶。“###”前上海這批資產階級,從整體上說,舊有的生活方式並未得到根本改變,心底仍殘存著昔日那種優越感,他們一向是將到外地勞動視為畏途的,更何況是遙遠的新疆。不僅是他們,就是一般的上海市民,也都是一談“新疆”就色變的。作為第一批踏上這條艱苦道路的青年,魚姍玲的確不易,這是她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到疆僅短短几個月,還未及品嚐到人生的另一面,她心裡充滿自豪和喜悅,是很自然的事。第二年,周總理在新疆發表講話以後,魚姍玲這一典型,其意義已不比從前,而迅速升級了。她不久入了黨,在當時,成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一員,是改造得最有成效的標誌。8月23日,《中國青年報》以《背叛剝削階級家庭,堅決跟黨幹革命——魚姍玲改造思想進步快光榮加入共產黨》為題,對她進行了報道,同時發表社論《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選擇》,她被團中央樹立為全國的知識青年典型。

魚姍玲後來的道路並不平坦。“###”爆發,她又成了“資產階級的狗崽子”。她所在的農場,一度只剩她一個女知青,但她咬牙堅持下來,“###”結束後中央於1979年召開最後一次知青座談會時,她還是33名代表之一魚姍玲所在的連隊,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最偏遠的農墾十四團場九連,到1979年為止,她在那裡已經生活了16年。她“###”時被打成“黑典型”,遭到批判,排長的職務也被罷免了。當時墾區內武鬥嚴重,生產停頓,生活困難,知青們紛紛返回上海,伙房也關閉了,她頓頓吃包穀饃饃就涼水,卻不肯回上海。棉花該收了,她動員職工去收。1979年有記者去時,她已重新擔任九連的副指導員,雖有孩子拖累,身體非常瘦弱,卻主動要求兼任學校的英語教師,但她所在的單位卻仍不同意將她登報,說她“###”時犯過錯誤,影響不好。那年2月,她所在團場的知青曾###要求返城,有人勸她當上訪團團長,被她“嚴辭拒絕”了。參見:《她沒有玷汙黨和人民給予的榮譽》,《新疆青年》,1979年第4期;《魚姍玲沒有玷汙黨和人民給予的榮譽》,《人民日報》,1979年5月23日。。

這些剝削階級出身的知識青年入黨、當模範的事例,確實打動過相當多單純的、嚮往革命的青年的心,但這畢竟只是他們中極少數的幾個人。

且不說“社會主義社會始終存在著階級鬥爭”這一命題本身的荒謬性,僅就這個前提下引申出的這一言論來看,就是漏洞百出的。首先,儘管這個理論的始作俑者極力否認,但它確實是建立在十分反動和落後的血統論之上的。當時和後來的事實早已證明,所謂“資本主義復辟”的傾向,同樣表現在出身於“紅五類”的青年身上。任何一個時代的青年選擇人生道路時,決定的力量都是社會和歷史發展的總趨勢,而絕不可能是早已陳舊不堪的“父死子繼”。其次,盡一切可能將各個不同階級、不同政治集團中的優秀人才吸引過來為己所用,這是一個政權具有自信心、具有生氣的標誌,何況是對甘願追隨自己的朝氣勃勃的廣大青年,更沒有要排斥、冷落的道理。再者,人為地將社會分成等級,在歷史已進入20世紀60年代的時期,其反動、落後和不合潮流,已不必詳說了。而當時之所以提出這樣的政策,除了理論上的錯誤以外,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打江山坐天下”的思想,即覺得老子拋頭顱撒熱血打下的江山,就該讓自己的子孫享受的思想,在有些人的潛意識中確實佔據了重要地位。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選擇”(5)

結果是,在這種政策之下,別的青年尚可以“一顆紅心,多種準備”,這些出身不好的青年則幾乎是除了下鄉別無選擇的。絕大多數青年在下鄉前都有過魚姍玲所曾有過的那種空虛、悲觀的精神狀況,如一位家長所說:

兒子生長在資產階級家庭,沾染濃厚的資產階級思想,高中沒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