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茗說完才嚇了一跳,這個問題可不在計劃中,她正著急準備舉手示意暫停,唐逸已經微笑道:“你的意思是不是問我私下有沒有微服私訪?”說著就笑了起來,擺擺手道:“其實,微服私訪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很多人一個美好的願望。希望自己身邊的不公上達天聽,這些故事興起於封建社會。可以說是很不正常的一個現象。只有不公平的社會制度,我們才會產生這種期盼,我們經常說要用正常渠道反映問題,而這些故事就是因為正常渠道不能很好的反映問題才產生,才有了相當的受眾面。相信隨著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政治的進步,總有一天我們會消除這種不正常的期盼。”
張茗連連點頭,不好意思的對唐逸笑笑,又急忙接著問下面的問題。
接下來,張茗就看到了自己提出的那個問題。在選定問題送往新聞辦時,張茗自己也提出了四五條問題供新聞辦篩選,令張茗沒想到的是,其餘比較官方的問題都被砍掉了,反而是這個比較尖銳的問題被保留了下來。
“唐省長,隨著網路的發展,網民的數量越發龐大,而網路資訊快速、透明、深度的發展又使得人們利用網際網路的高速和方便,各種聲音都能得到表達、都能得到傳播。甚至全球某個角落一旦出現風吹草動則必然逃脫不了網民的火眼金睛。對社會上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往往遭到網民們的鞭撻,有人說,網路使得每個網民都成了人大代表,您是怎麼看待網民的力量,這個獨特的社會現象的?”
問出這個問題,張茗自己也很好奇,很想知道唐省長會怎麼回答,想來電腦螢幕前千千萬萬的網民也都在這一刻屏住了呼吸吧。
唐逸笑了,說:“首先,我覺得網路發展是社會發展的一種進步,網路已經滲透進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對於網路健康持續的發展,從中央到地方,具體到我們遼東政府,都是抱著極為支援的態度。”
頓了一下,唐逸話鋒一轉,“但是我認為網民的力量這個詞語需要商権,網民並不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終究還是咱們現實世界的一員,他們表達的各種觀點,其實是對現實社會的訴求,既然是現實世界的訴求,就有利益關係和衝突。”
“我舉個例子吧,香港的無線電視臺,在去年評選最佳藝人時,引起了兩個藝人的支援群體在網上對罵,那麼,採訪到無線的一位老前輩時,我覺得他說的就非常好,他說,他不會回應網民的聲音,就是不要給網民更大的權力。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因為兩個對罵的網民群體都是以自己的好惡來選擇支援的人,而不會去看評審過程中對錶演啊、技術性啊這些東西的一些評定,然後他就認為你不公平,認為你就該把這個獎給他喜歡的人。”
“具體到國內,有老話叫‘三人成虎’,我們網路上的東西,三個人說出一隻老虎,但十個呢?一百個呢?一隻只老虎就這樣誕生了,就像一些本來很簡單的案子,在網上以訛傳訛,情況就變得複雜起來,但實際上呢,在你留言義憤填膺的時候,你真的瞭解事情的真相嗎?有調查才有發言權,是吧?”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一腔熱血,都喜歡絕對的公義。實際上在網路上,這種訴求是很虛無的。”
“當然,有了網民的熱情參與,也確實對一些不太公平的事情起到了糾正的作用。但我不希望‘網民’真正成為一種社會階層,利用所謂網民的力量來促進社會的進步,這很可悲。我更希望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人人平等的公民意識能夠在現實裡得到釋放。”
張茗連連點頭,甚至忘了前方的攝影機,忘了她是主持人,現在的她更像一個聽眾。
看演播室裡充滿自信的唐逸,安小婉也微微一笑,唐逸就是唐逸,從中央來說,整體意志是不喜歡亂糟糟的網路民意的,唐逸和網民面對面,無疑可能會使得他在高層被詬病、被攻擊。而唐逸的答案如果打壓網民的積極性,那這次的訪談又有什麼意義?
現在他自信滿滿的回應,不但呼籲網民理智些、成熟些,偏偏又令網民們不會覺得他官僚。尤其是他提到的公民意識,可不就是網民們在現實世界苦苦追求的權利?就是現實世界追求不到才在網路上發洩,最終不還是希望能在現實世界擁有嗎?
演播間裡張茗微笑道,“唐省長剛剛的非常好,我現在也在為我在網上的一些行為反思了。看看時間,已經一個半小時了,剛剛導播告訴我,線上觀看我們訪談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十萬人,這是個相當驚人的數字也可以看到您在遼東是多麼的受歡迎。”
唐逸微笑說了聲謝謝。
張茗又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