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盧生出場的次數要比侯生多,他不僅去“求過”燕國和齊國流傳的神仙羨門和高誓,還從神仙那裡得到了一本讖語預言《錄圖書》,建議秦始皇攻打匈奴百越。也是這些術士當中自認最能貼近神仙的人物,建議秦始皇行蹤飄渺,更加的接進神仙的角色。

盧生,侯生二人在求仙求藥的事情上,什麼也沒做好,就相互商議如何保住自己。

兩人得出的結果是逃亡,其討論如下:

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並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倖。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樂以刑殺為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上不聞過而日驕,下懾伏謾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驗,輒死。然候星氣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諱諛,不敢端言其過。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貪於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

責任全部都在秦始皇,自己剛愎自負,不聽從別人的話,獨斷專制,跟他混是沒有好下場的。

其實從盧生與後勝的討論結果上,就可以看出這二人也是個卑鄙小人,第一秦始皇兼併天下的功德,確實是前無古人,這無可厚非。第二雖然博士有七十多個但是沒有得到重用,秦朝的學術在諸子百家中與法家最貼近,而李斯又是法家的人,自然就會對其他百家有排擠的現象,況且,每次這些博士提出的建議後,都會被別人很有理由的駁斥,這七十多個博士也是徒有虛名。第三“秦法,不得兼方不驗,輒死”就是說,諸子百家只能自傳一脈,不能兼職做術士,方士,而儒家弟子自持才學,就覺得與別人不同,就認為,一定會成功,但是到頭來,什麼結果也沒有。

盧生所提出的觀點中,只有最後一條是值得同情的,那就是每天都要彙報一下工作情況,方案進展等,所以就會感到疲憊,換做現在的小學生,每天都要寫作業也會反感的,但是有句古話也是儒家所說的“在其位,謀其政”,看來最後一點,也沒有太多的同情。

秦始皇在得知盧生等人都逃亡以後,就大發雷霆,對盧生這樣的人的逃亡痛心疾首的說道:

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市等費以鉅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訞言以亂黔首。

秦始皇直接看出來了盧生這些人華而不實,除了嘴皮上的功夫,其他一無所長,只知道耗費財力,人力,辦不了人事。

以秦始皇的為人,對待這些凡是與之有關聯的人,全部都要死,於是下令讓御史去責問在京的學者,只要與盧生,侯生等人有關係的,全部抓了起來。

這些人也是貪生怕死之徒,相互揭發,希望以“自首”來爭取寬大處理,結果一下子揪出四百六十多人,幾乎拜咸陽的學者抓的差不多了,把他們全部活埋了,目的就是為了警示後人,不要盲目的自負,過分的自以為是。

第六節 坑儒 儒生咎由自取 下

人們一般說是“坑儒”。但是這未必全是儒生,諸子百家的人都在其中,相反儒生未必是主流,像文通君孔鮒推薦的弟子叔孫通,也是秦朝的博士,也是儒家人物,就相安無事,反而被授予以重任,為太子的老師。所以坑死的這些人也只是那些方士,術士而已,這些方士術士中也多是那些“兼職”。盧生與侯生也是儒家,但是還兼任術士,自然要與“儒”聯絡起來,這些人都是與儒家的親密戰友。

秦朝時期的儒生,是非常罪惡的,列出一下罪條:

第一,求仙, 儒家弟子自持才學,誇大自己,不計後果的向始皇帝推薦自己去為始皇帝達成一個本身就是錯誤的事情,助紂為虐。在求仙過程中,日費千金,損害生命,但還是不思悔改,反而將責任推卸給聽信自己的秦始皇,這種行是令人髮指的

第二,《錄圖書》,這本書是盧生建議給始皇帝的,而且在彙報過程中,信誓旦旦。始皇帝以國家安危為己任,聽信了盧生開始向北方匈奴以及百越發動進攻,為後來建造長城起了一個間接性的作用。

第三,“真人”,盧生向始皇帝建議要隱蔽自己的行蹤能夠與仙人更加的貼近,始皇帝為了能夠達到隱蔽的效果,在咸陽城中建造連線宮室的甬道,這又是一個耗費人力的工程,這其中儒家又是一個間接性的作用。

第四,盧生與侯生“在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