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會,張口就來!”
其實不然,說話的學問大著呢。一個人所說的話總是和他的人品和修養聯絡在一起的,優美的語言首先建立在尊敬他人的基礎上。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高尚的、受歡迎的人,請先要學會說“文明禮貌三句話”。
見面要說:“早上好!”“您好!”
美好的一天是從一句親切熱情的問候……打招呼開始的。早上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是向爺爺、奶奶、父母及家人問一聲“早上好!”這親切的問候傳遞著你對長輩的尊敬和愛,營造了溫馨的家庭氣氛。到學校,見到老師、同學,面帶微笑地說一聲“老師,您好!”“××同學,你好!”在這簡單自然的問候中,不知不覺地塑造著你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培植著你與別人之間的友誼。
道歉要說:“對不起!”“請原諒!”
人活在世上,沒有不出錯的。出了錯,應該懂得道歉。向人道歉,就是承認自己的言談舉止或某些做法不妥,並把愧疚的心情傳達給對方,請求對方原諒。
打擾了對方,給對方帶來了不方便,或做錯了事,如果你及時說一聲“對不起!”“請原諒!”就會修補你已經受到損壞的形象。
事先約好的見面你不能去了,要提前告訴對方:“對不起,我有事來不了。”
別人求你辦事,你因故要拒絕,要說:“抱歉,這事我幫不了你的忙。”
致謝要說:“謝謝您!”“給您添麻煩了!”
每當別人給了你一點方便和照顧,即使這種照顧幫助是對方分內的事,你也應該說:“謝謝您!”“給您添麻煩了!”
說“謝謝”的時候,要誠心誠意,雙眼充滿感激之情地注視著對方的眼睛,真誠、自然、鄭重地說。
如果你請求別人幫忙,最好說:“能請您幫我個忙嗎?”如果對方表現出面有難色,你要說:“如果您覺得困難的話,就不麻煩您了!”
2.父母如何包裝孩子……寫給爸爸媽媽
好產品,是工人的傑作。工人總是精心加工、精心包裝,才把產品推向市場。
好書籍,是作家、編輯的傑作。作家、編輯總是精心寫作,精心編輯加工,再加上美麗的封面,才把書籍介紹給讀者。
孩子,是父母的傑作。父母應該精心“包裝”孩子,再把孩子奉獻給社會。
那麼,父母除了認真地培養孩子的良好內涵外,該如何“包裝”孩子呢?我覺得要從小教育孩子不但有美好的心靈,還要讓孩子有美好的儀表、美好的語言、美好的行為。
一位駐外記者告訴我,他在澳大利亞工作時,經常與各階層的人打交道,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人們的文明行為和禮貌語言處處可見,隨處可聞。什麼原因呢?原來,從幼兒牙牙學語起,父母就開始教孩子說“請”和“謝謝”。比如,當小孩要糖果或玩具時,父母一定要他說“請”,否則怎麼哭鬧都不予理睬。孩子拿到玩具時,又要求孩子說“謝謝”,否則就把玩具拿回去。久而久之,習慣成為自然,“請”和“謝謝”就再不離口了。
由此看來,文明禮貌是個教育問題,但同時也是個習慣問題,從小注意培養孩子養成隨時隨地講文明懂禮貌的習慣非常重要。
3.文明行為三件事……寫給孩子
一個國家的文明形象,是靠每一個公民在公共場所彬彬有禮的言行舉止塑造出來的;一個人美好的形象,是靠自己文明的行為塑造出來的。
文明行為包括的方面很多,讓我們先從三件事做起吧!
第一件事:愛護環境,你丟我撿
優美的環境是人創造的,也要靠人來保護。
全國文明城市四川省綿陽市有個文化廣場,廣場的綠色草坪上豎立的“公益廣告牌”上寫著:“愛護草坪,人人有責”;“同是生命,需要愛惜”;“給我一點愛,還你一抹綠”……這裡沒有“嚴禁”的呵斥,也沒有“罰款”的警告,只有對文明行為規範的引導和對社會公德的呼喚。
更為可貴的是,這些地方的少先隊員不但自己不亂扔垃圾,還開展了“你丟我撿”的活動。他們撿拾遊人扔下的垃圾,回收有用的廢品,並提醒大人們注意改正亂扔垃圾的不文明行為。
第二件事:遵守秩序,你擠我讓
文明的人都知道“在公共場所要遵守秩序”這個簡單的道理。買東西、上汽車、參觀展覽、進影劇院,都要排隊。而加塞亂擠是極不文明、不禮貌的行為。
偏偏有些人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