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之間深刻的分歧,“西方”一詞的普遍使用已經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它意味著美歐之間的親近,不僅僅是地緣政治意義上的,更重要的是它們之間的文化、種族和民族上的親近,“西方人”一詞,栩栩如生地刻畫出所有這些潛藏的含義。

無論歐洲和美國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分歧,它們都會繼續保留價值取向和身份的共識;的確,非西方國家及其文化的興起,可能也有助於增強這種相似性意識。當然,歐洲新興少數民族的逐漸增多和美國非白人少數民族重要性的日益增長(奧巴馬的當選折射出這一點),正逐漸地改變著這些社會,但是這種程序不應該被誇大。要讓大西洋一岸的絕大多數白人改變主導他們的社會,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西方塑造了我們生活的世界,雖然現在它越來越多地受到中國的影響,但是西方國家仍然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壓倒性優勢的主導力量。西方對世界的影響如此之深,以至於難以想象如果沒有它,或者所有這些從來沒有發生過,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認為西方霸權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它是如此根深蒂固和無所不在),我們不知不覺就認為它的存在是非常自然的。歷史學家J·M·羅伯茨(J。 M。 Roberts)自信地寫道:“顯然,西方文明的故事現在成了全人類的故事,其影響力的傳播範圍如此廣泛,使過去那些反對者和對立者都變得黯然失色、毫無意義。”不過這也不盡然。西方霸權既不是自然的產物,也不是永恆的,相反,在某個時期它將會自行終止。

第二章 日本:現代國家但非西方國家(1)

“當明治維新的目的最終達成,下一步做什麼?日本沒有答案,該國陷入了一種生存主義危機。人們一直習慣於從純粹的經濟角度來說明日本的泡沫經濟,但是這裡也存在著一種更深刻的文化和心理上的解釋:這個國家及其機構,包括公司,完全失去了方向感。”

在東京過馬路,是一種特別的體驗。幾乎每一條街道,哪怕它非常窄,都設有一些交通訊號燈。過馬路時,即使沒有汽車,人們也會耐心地等候綠燈,無論男女老少都鮮有闖紅燈的情況。人們都習慣了遵守交通規則。作為一個慢跑者,我發現東京的交通讓我心裡很糾結:密密麻麻的交通訊號燈嚴重阻礙了我的跑步節奏,但是每次想要闖紅燈,我的內心都會產生一種負罪感,所以最後都能忍住衝動,哪怕當時身邊一輛車都沒有,甚至一個人都沒有。這是一個遵守規則的社會,這種特性會傳染給身在其中的每個人。

像防曬霜和蚊香一樣,在某個特定的日子,泳帽會出現在所有的超市裡,過一段時間,它們又會突然消失。無論身處哪所學校或哪座城市,所有學生都穿著同樣的制服,唯一的區別就是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制服有所不同,一旦某件產品獲得了5%~10%關鍵群體的認可,它便立刻像野火一樣隨風蔓延開來。對於90%的美國人來說,彩色電視夢想,等了20多年才實現;而在日本,卻用了不到10年,1970年前後,日本的彩色電視需求呈直線上升。青少年雜誌《Cawaii!》的編輯Yoshiyuki說,只要5%的小女孩喜歡某樣東西,一個月內它就會得到60%的年輕人的支援。儘管日本的年輕人都非常注重打扮,但是他們的時尚潮流體現出強烈的一致性,缺乏個性。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的經濟學家Sahoko Kaiji解釋道:“在日本,你可以放心地把車停在大街上,即使忘了上鎖,第二天早上它還依然原封不動地停在那裡。你即使把立體音響放在汽車的儀表板上,把手提包放在座位上,也不會發生任何事情。”地鐵上,女士們可以開心地享受旅途,哪怕她們的錢包就放在開啟的手提袋的最上端,也無須擔心;擁擠的汽車上,男士們可以將手機放在牛仔褲的後兜中,根本不用擔心會被偷。Kaiji接著說:“日本人總是那麼友善和守信。如果你在某家商店訂購商品,並被告知大約需要兩週的時間才有貨,一旦商品提前到達,他們一定會給你打電話,而且十有*商品會早到。”在日本,你很少能看到亂扔的垃圾,即使是在每天接待200萬乘客的日本新宿車站。我印象中唯一的一次例外,便是在名古屋附近的豐橋車站,我看到地上有一張小紙片,當我對日本朋友表達我的驚訝時,他告訴我:“別擔心,人們立刻就會撿起來的。”

日本人非常有禮貌。見面時,人們總是向你致以最誠摯的問候,並鞠躬行禮。當你來到超市或商店,門口總有人迎接。這裡不存在傲慢或粗魯的行為。無論是排隊還是走出電梯,你的個人空間永遠都會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