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國電信實現收入兩千兩百九十五億元,年度增長百分之二十五。有專家對電信的收費制度提出了疑問。根據當時電信收費的規定,消費者撥打電話,不足三分鐘的都要按三分鐘來交費,有人計算了一下,電信公司每年因此多收的費用高達兩百六十多億元。
在輿論的壓力下,電信部門召開了一次資費聽證會,中央電視臺專門進行了拍攝播出。在媒體記者咄咄逼人的提問下,電信官員不耐煩地回答說,實在沒有精力向大家解釋調整詳情。
這話顯然很讓人傷心,而且氣氛。包括媒體在內都是對電信部門的官僚作風大家抨擊,可惜的是他們的臉皮很厚,完全不在乎這個。
這年三月,浙江大學一百零七位教授聯名致信政府和媒體,對電信公司的另一個收費制度,計時收費從對方接聽電話開始這一條提出投訴。
聯名信的發起人說,有很多打通但沒人接聽的電話,都是自己結束通話的,卻被電信局收了費。他們提供了厚厚一疊話費清單,在一張共有五十次長途通話記錄的清單上,短於三十秒的通話情況共出現五次。還有一頁明細單,二十三個電話中超短時長話出現了十次。
細心的教授們還專門做了一個測試,他們撥打了多次振鈴但其實並未接通的長途電話,結果在電信局列印的長話明細單上都被收了費。
簡單算了一筆賬,杭州當時有兩百多萬電話使用者,按每月打一次這種沒有接聽的長話計算,被收取的振鈴費便達一百二十萬元,一年就是一千多萬元。
教授們希望,對那些不明不白多付的錢要給個說法。
杭州電信局總算是稍微進步一些,派人跟教授代表進行了對話。
面對自己當年的老師,電信局負責人給出的解釋是,造成超短時收費,有可能是對方線路上有傳真機、錄音電話、伺服器等。也可能對方手滑,電話剛拿起來就掉了,杭州電信肯定沒有問題。
這樣的對話當然是不歡而散,一位教授嘲諷說,我們這些人中有計算機專家、自動控制專家,也有通訊系統專家,為什麼學生給出的答案不是我們教給他們的呢?
資費調整和振鈴新聞都熱鬧一時,最後還是不了了之。電信公司的價格鬆動最後還是要依靠市場競爭來推動的。
為了扶持日漸衰落的鐵路交通部門,國務院批准鐵道部成立中國鐵道通訊資訊有限責任公司,特許它開展固定電話通訊業務。
鐵通一成立,開門第一招就是宣佈電話的初裝費為六百元。
在過去的幾年裡。電話初裝費一直是電信公司利潤最穩定和豐厚的一塊,在消費者的多年呼籲下,這筆費用從五千五百元降到了一千兩百五十元,卻再不肯往下降。
這次鐵通衝了進來,戰略自然要調整,中國電信迅速做出反應,宣佈取消初裝費。鐵通想從壟斷之碗中大搶一把的算盤落了空,反倒意外給了全中國的消費者以實惠。
“壟斷行業終究是要敗退下去的,沒有競爭力的企業終究是要破產的,就像是國內的電信行業,如果沒有壟斷的話,肯定競爭不過民營企業。”王栩筠說道。
PCFANS俱樂部的主攻方向就是IT業,包括了計算機軟硬體兩部分,還有一部分通訊產品,因此王栩筠對於這一塊兒的情況非常瞭解,尤其是對於國內電信行業的情況更是怨言頗多。
在以往的經歷當中,由於電信部門的原因而造成了很多次的計算機網路故障,一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使用者總是要給電腦供貨商打電話,詢問這是怎麼回事兒?
“我們沒有少為他們背黑鍋。”王栩筠有些無可奈何地說道,“在我們的光纖網路覆蓋不到的地方,大部分使用者還是在使用撥號上網,因此一遇到麻煩,在給電信部門打電話要求解決的時候,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將責任推給了我們,說是計算機故障導致無法上網,事實上十有八九都是他們的網路出了岔子。”
眾人都點了點頭,事實上壟斷的禍害是很大的,看上去似乎政府從中賺到了錢,但是這種賺錢不是由於具備了行業競爭力而造成的,而是以犧牲普通消費者也就是老百姓們的利益而換取的,這是很悲哀的。
從房子、醫療教育再到通訊電信等領域,老百姓都罵娘,都說太貴,這就是供給不足造成價格過高,那麼說明需求旺盛得很,為何不見資本進來。是因為政府不讓進來。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老百姓不敢花錢,資本不敢隨便投入,那政府來替老百姓花錢管用嗎?管用,但就是一時。
而對此,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