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部分

侯帶著十幾個身穿深藍制服的技術人員,陪著宋驍飛、譚嗣同來到了一輛嶄新的“龍型二代”坦克面前,指著五個負重輪的迷彩坦克詳細介紹了它的引數:“車體首部和側面的裝甲較厚,炮塔成流線型,具有良好的抗彈能力。坦克車長9米,寬3。27米,高2。4米,戰鬥全重36噸,乘員4人。該坦克採用v型2缸水冷柴油發動機,標定功率220馬力,標定轉速500r/min,最大速度能達到20千米/小時,最高行程可以跑到四百里。主要武器為1門70毫米口徑的線膛炮,2挺7。62毫米並列機槍,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

這坦克的效能有點接近於中國 第 149 章 之前,我一定完成一百輛新式坦克的生產。還請大總統為我們的新型坦克命名。”

宋驍飛想了想,“恩師李鴻章曾給我題字‘龍蟄天下’,就叫‘天龍’坦克吧,我希望這坦克能龍騰天下!”

在1900年9月28日共和國的國慶閱兵式上,宋驍飛總統和國會議員們在城樓上舉行了大閱兵。譚嗣同指揮著一百輛“天龍”坦克組成的坦克軍團從紫禁城前緩緩開過,場面蔚為壯觀,這種改進後的裝甲坦克,整體效能與二戰初期的主戰坦克基本相當。後面是段祺瑞指揮的十萬陸軍,軍容整齊,廣場上的群眾發出了熱烈而持久的歡呼聲。

同年十月,中國四艘萬噸級的軍艦“北京號”、“共和號”、“民主號”、“科學號”在上海江南造船廠成功下水。宋驍飛接到譚嗣同發來的電報,對這個訊息並不感到吃驚。在很多中國人的印象中,洋務運動是失敗的,新中國直到1958年11月27日大連造船廠建造的我國 第 149 章 了三次,籌得軍艦款1000萬銀元,全國各省也捐款,所以舉全國之力,兩年就製造出了萬噸級的四艘軍艦,提交議會討論後,分別命名為“北京號”、“共和號”、“民主號”、“科學號”,這四艘戰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遠洋鐵甲戰列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地位相當於現在的航空母艦。

這四艘軍艦跟英軍1906年設計生產的“無畏號”戰列艦是同一型別的鐵甲軍艦,採用了“全重型火炮”設計理念,採用10門統一型號、彈道效能一致的12英寸口徑主炮,5座雙聯裝主炮炮塔,艦首尾各一座,艦體舯部鍋爐艙後一座,佈置在艦體中心線上;在2個鍋爐艙之間,兩舷對稱佈置各一座,全艦側舷最大火力8門主炮,向前火力理論上6門主炮,火力優勢成倍提高。

軍艦的副炮僅保留了3英寸以下口徑火炮,用來防禦小型的魚雷艦艇。軍艦首次在大型戰艦上使用4臺蒸汽輪機機組,在最大航速提高到21節的同時,可以長時間保持高速航行並保持良好可靠性,比“定遠”艦等七千噸級的軍艦速度還快。

而且,更難得的是,這四艘軍艦的防禦裝甲,比以往任何戰艦都不遜色,裝甲採用表面硬化處理,重要部位的裝甲厚度達到11英寸,提供全面的防護能力,艦體艙室水線下水密艙取消橫向聯絡門,加強水密結構,提高戰艦的抗沉能力。

有了這四艘萬噸級的軍艦,宋驍飛將中國的海軍擴充到一萬兩千人,就算跟老牌的海軍強國英國,也可爭一爭長短。當悠長的汽笛聲響起,宋驍飛乘坐在排水量一萬三千萬噸的“北京”號上,他站在甲板上,望著軍艦上一排嶄新的火炮,還有軍艦後方黃埔江上滾滾的白浪,另外三艘魚貫隨行的鉅艦,宋驍飛心裡清楚,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時候就要到了,他決定在1901年,趁沙俄的西伯利亞鐵路還未修通, 就發動對沙皇俄國的戰爭,收回被俄國佔領的15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宋驍飛知道,打完這一仗,中國完全就可以在世界上揚眉吐氣,而且,將要重新參與世界的殖民地的瓜分,為中國完成原始的資本積累。

這時,一個人竟然跳出來公開反對,他就是總統府的秘書長李經方,在他的背後,還有不少支援他的淮軍守舊勢力。

第 150 章 中俄第一戰(1)

ps:

求訂閱支援正版,求月票、點贊

敢於公開反對宋驍飛總統出兵沙俄,李經方是有充足的理由的,且不說中國的三十萬陸軍和沙俄的一百多萬陸軍數量上有差距,一旦和沙皇俄國全面開戰,要戰爭賠款,除非打到聖彼得堡或者莫斯科,否則沒有意義,但這對運輸能力和物資儲備是極大的考驗。戰爭打的是後勤運輸和綜合國力,近代戰爭靠馬匹、駱駝這些牲畜長距離運輸不太現實,現在東北地區的鐵路,從山海關修到了齊齊哈爾,至滿洲里的鐵路也在日夜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