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言行仍然不像美國人那麼放得開,那麼也許可歸結為我們的神經系統遺傳基因不同於美國人。有一箇中歐美合作研究專案,發現中國的嬰兒一生下來就比西方的嬰兒乖、安靜。生物有遺傳也有變異。從總體而言,華人天生比西方人內向。然而,如果我們都覺得外向好一些,努力改變自己和教育後代,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這種天生的現象是可以改變的。

在出國前,我碰到的來華美國人和幾個要好的美國朋友,他們當眾言說能力都比較好。那時我就想,也許這些到中國來的美國人屬於比較優秀的。到了美國我才發現,美國社會上上下下,從總統到普通老百姓,很多人當眾言說起來非常自然,和平時說話沒什麼兩樣,表情豐富,頭頭是道,非常有吸引力,沒有私下和在公眾面前判若兩人的情形。在美國採訪一個人或請他當眾講話太容易了,他會像平時一樣很輕鬆。我甚至覺得美國人大多可以當演員,因為他們當眾言行自如,很放得開,帶有自然誇張的味道,就像演戲一樣。到美國後,我才知道他們從小在學校都有正式場合當眾言說的訓練,即陳述(presentation)。

在美國,一個人想當政府官員,小到村長,大到總統,都要透過到處當眾言說讓老百姓知道其政治主張,表現其個人魅力,來擊敗競爭對手。這種公開競爭機制,藉助媒體的放大效應,整個社群和國家,都會被競爭者的當眾言說所鼓動、所感染,或喜歡,或討厭,人們討論的都是競爭者演說的內容。可見,公開的競爭機制大大有助外向文化的形成。

在外向文化裡,家長們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主張,整個社會有一股尊重個人主張的風氣:我不同意你所說的,但我尊重你這個人有自己的見解。因而,少年兒童生活在這樣的文化之中,自然而然就會重視,甚至不自覺地培養當眾言說的能力。可是,不少華人家長常常會訓孩子:“你懂什麼?”這非常容易扼殺孩子暢所欲言的天性和獨立個性。我9歲時父親去世,小時候,比我大8歲的哥哥動不動就大聲訓斥我,罵我笨,而且他的嗓門大,火氣也特別大,弄得年幼的我很緊張,大氣都不敢出。有時他叫我幫忙幹活,由於他很兇,我很害怕,反而幫倒忙,所以,我從小就以為自己在幹活方面很笨。一直到我來美國後,一切都得靠自己,我才發現自己一點都不像原本想象的那樣笨。

很多中國家長都有類似我哥哥這種情況。我現在只要聽到有家長對孩子說“你懂什麼?”就特反感。因為這太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抹殺他們敢說敢幹的個性,使他們變得唯唯諾諾。常有美國人說,你們中國的孩子真是聽話。聽話固然好,但希望不要扼殺了孩子暢所欲言的天性。希望所有的家長讀了這本書後,永遠不要對你的孩子說:“你懂什麼?”如果你需要對你的孩子嚴厲,不要吼叫,不要大聲訓斥,不要說他或她笨。不過,語氣要嚴肅,讓孩子明白你有原則,並不過分溺愛。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的忠孝節悌,自古青少年成長就要遵循各種各樣的祖訓、父母之命、兄長之言,不敢聲張。好的一面是可以培養孩子謙遜有禮的品格,壞的一面是壓抑了孩子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當然,在日常社會生活中,好的一面還是有必要保持的,謙遜有禮也是現代人的重要品格之一,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壞的一面越來越顯示出其不合時宜的弊端,是必須克服的。謙遜有禮並不妨礙一個人積極表達自己的主張,尊重他人也不意味著放棄自己。

虹橋書吧BOOK。

第23節:12 培養當眾言說能力從專業陳述開始

12 培養當眾言說能力,從重視專業陳述開始

我們從中國到美國來留學,開始英語不夠好,不能盡意表達想說的東西。等到我們英語足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時,我們才意識到自己在陳述方面沒有受過任何訓練。這不僅僅是語言問題,更是如何陳述的問題——要說得恰到好處,時間有限,既不能太囉嗦讓別人不耐煩,又不能話太少了冷場;要有足夠的證據和說服力讓聽眾接受,不能有任何自相矛盾的地方。此外,還有陳述以外的因素也影響我們當眾言說的效果,例如,嗓音大小、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和外表穿著。北大畢業的高先生,在美國讀完MBA後,在美國一家大銀行工作。他很快就發現,儘管他在美國拿了工商管理的學位,無論他有多麼聰明,他都很難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因為他當眾言說能力不行。他的MBA在校成績不錯,唯一的缺陷是專業陳述不出色。銀行當時錄用他,是希望讓他透過銀行各部門輪流工作的經理選拔專案而改進自己。由於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