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千萬保重,若不略節哀思,有損貴體,非但無以仰慰高堂,反使其聞知訊息,增加憂慮。小姐孝念肫摯,諒必深明此理,不用我們相勸的。”
昭君聽了,拭淚言道:“多承兩位姊姊臺愛,以大義相勸勉。我雖年輕無知,也曾稍讀詩書,敢不謹奉良箴,減卻悲懷麼?”從此昭君力排愁緒,略節哀思,只是想念父母之心,時刻縈繞胸中,即使勉強拋開,不上片刻,又復抖上心來。加以旅邸柝聲,敲破愁人之夢,板橋人跡,愈銷羈客之魂,看途中之風景,觸目生悲,睹天上之月光,鄉心更切。
一路之上,事事物物,都足添愁色,色形形,莫非恨事。
雖有迴風、輕燕,款款相勸,無奈哀深肺腑,排遺不來。回望鄉關,雲樹悽迷,親舍何處,言念前途,征塵渺渺,此身焉託!悲悲切切,也不知過了幾許時光,行了多少路程,這日聽說已到都城。只見張讓匆匆的指揮車馬,押著昭君和一班繡女,先到金亭館驛,暫時住下,待明日早朝奏知天子,恭候聖旨。
到了次日,張讓奏明荊湖一路繡女,已經點齊進京,暫時息在金亭館驛,聽候聖旨發落。
元帝聽奏,天顏大喜,傳旨道:“張讓往外省點繡,辦事勤勞,並且沿途保護繡女,並無差錯閃失,其功不小,著賜黃金百兩,給假一月,以賞其功而酬其勞。所有繡女,命有司照料,移入宮中,著畫工毛延壽等,擇其尤美者,圖形進呈。待朕派遣各官,以備給使。”
張讓謝了聖恩,退出朝來,將金亭館驛一眾美人的名冊,交代有司,便要轉回家去。誰知張讓這一去,昭君便要受苦終身了。原來張讓得了昭君這樣的絕色美人,本想獻於元帝,以見自己的才幹,所以急急趕進長安,好趁各處點選繡女的使臣,尚未回京,得個頭功。不料見駕之後,被元帝獎許一番,又賜了百兩黃金,和一個月的恩假,這般恩寵,真是出於意想之外。
歡喜得心花大開,只顧叩頭謝恩,連昭君的美貌,都忘記了,不曾奏明元帝。
也是昭君命中註定,應該下嫁匈奴,受那塞外風霜之苦,流傳百世之名。所以元帝賜了張讓黃金百兩,還要賞假一月。
若沒有這一月的假期,張讓每日入宮,在元帝左右,聽候使命,今日忘記了昭君,沒有奏明,次日也可以奏得,何至為毛延壽改畫圖形,使絕色佳人,不得天子一顧呢?即使被毛延壽將圖形改了,張讓沒有賞假,他必在元帝左右侍候,圖形進呈,豈有不見之理?若見圖形裡面,把昭君的相貌改了,他必定要追究內中情由,毛延壽改圖的弊端,也就立刻破露,何至要到賜婚單于,金殿召見,元帝睹面相逢,方知昭君是傾城傾國,絕世難得的佳人呢?
總而言之,天心註定,元帝沒有與昭君共處的福分,昭君應該要嫁於單于,流芳千古,所以陰錯陽差,弄出一個毛延壽來,因為索賄不遂,心中銜恨,改畫圖形,又使張讓蒙恩給假,不在元帝左右,這樁事情,遂成為千古的缺陷,這都是天心註定,冥冥中安排下了。任憑你有怎樣的大力量,也挽回不來的。
閒話休絮。且說張讓要回轉家去,臨行之時,方才記起昭君的事情,還沒啟奏天子,只好待有司去奏明瞭。只是昭君在此,無人照料,日後得了天子的寵愛,倘若怨恨咱家,咱家就吃罪不起了。
便忙忙的吩咐驛中服侍之人,好好的承侍王美人,又將情形告訴了接收名冊的有司,囑託他小心照料,不可大意。還吩咐驛丞,明日畫圖形的毛延壽老爺,若到這裡來,你說有一位美人,名叫王嬙,是特別點選來的,叫他畫圖的時候,須要留心一點,不可錯誤。
張讓一一招呼過了,又到昭君房中辭別一番,方才回去。
未知毛延壽怎樣改圖,且待下文分解。
。。。
 ;。。。 ; ;
第十章 摹寫豔影
話說有司接了張讓的名冊,便將眾繡女,移入宮中,自有內監照料,安排停妥。毛延壽遂即引了十名畫工,進入宮來,繪畫圖形,以便進呈。
原來毛延壽是杜陵人氏,精於繪畫,尤工人物,無論人之老少、妍媸,經其繪畫,莫不栩栩欲活,狀態如生。若是女子,生得相貌平常,只要經其渲染,便可神采飛揚,精神奕奕。因有這樣的絕技,所以充當畫工首領,歷來點那繡女入宮,都經延壽畫圖進呈。
那些繡女,知道一身幸福,全仗著筆尖的運動,只要他將相貌畫得美麗動人,便可選入宮內,封為妃嬪,莫不暗中賄囑,要他將圖形加意繪畫,好受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