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昭君道:“妾身王穰,字叫昭君,本是齊國人氏,遷居荊門州,已有多年。父親王穰,母姚氏,今年已是十七歲了。”

張讓聽罷,一一注入冊內,便對州官說道:“這位王美人,不比尋常,須得好好看待,煩貴州預備香車寶馬,並一切衣服裝飾,咱們不日就要登程回京。有了這位王美人,其餘的繡女,也就不用再點了。”

州官連聲答應,趕緊預備去了。張讓便請昭君,居住在上房裡面,恐他一人寂寞,在選來的女子之中,挑了兩名相貌端莊的,服侍昭君。

那兩個女子,一名迴風,姓虞,一名輕燕,姓周。年紀也只有十七八歲,都生得嫋嫋婷婷,體態輕盈,雖然比不上昭君,也可算得出色的女子。

迴風、輕燕奉了張讓之命,一同來到上房,見了昭君,說明來意。

昭君看見二人不俗,細問他們的出身,方知二人也是良家子女,被張讓選中,無法躲避,方才來的。昭君問了底細,如何肯要二人服侍,只留他們住在一房,陪伴自己,以免寂寞。

迴風、輕燕見昭君品貌出色驚人,目所未睹,疑是天仙下降,不勝愛慕,甘心願意服侍他。從此昭君得了兩個知心女伴,每逢思念父母之時,迴風、輕燕,便百般勸慰,昭君也就慢慢的放下愁煩,不去鬱悶了。

過了數日,州官早將車馬備齊,衣服裝飾,亦已送來。昭君見所有衣飾,都是送與自己的,旁的女子,並無贈物,便將衣飾略略點視,取了兩套素淨的自用,其餘分贈了迴風、輕燕。

二人不勝感謝。自此更同昭君要好,盡心竭力的服侍她了。

張讓見諸事停妥,車馬齊全,擇日登程。惟恐所選的女子,知道行期,要與家族訣別,未免哭哭啼啼,惹人討厭,所以並不聲響,直到登程的前一日晚間,方才告知一眾女子,命他們好好的收拾,早些睡覺,明日天色黎明,便要起身。

眾女子得了此信,一齊知道明日便要離別家鄉,連父母兄弟都不能相見一面,不免婉轉悲啼,掩面哭泣。人人怨恨張讓,心毒意狠,但是身不由己,只得聽他排程,趕緊收拾,預備登程。

昭君同迴風、輕燕,也得知資訊。三人相向而泣,停了一會,昭君止淚言道:“事已如此,空自涕泣一會兒,也無益處。

就使張讓早幾日說明,我們得以通知家族,前來訣別,也不過相對著大哭一場,仍不能免卻此行,反使人心中拋撇不下。這樣的登程,倒也決絕爽快,兩位也不用傷懷了,我們且收拾一番,免得臨時匆忙。到明日起程時,再向家庭哭拜一番,便算訣別罷。”

迴風、輕燕聽了昭君之言,深以為然。將眼淚拭去,收拾一番,大家安息。

到得次日天明,張讓已備了一乘重幃錦幔後檔大安車,請昭君上車,仍命迴風、輕燕同坐一車,途中陪伴,免得寂寞。

昭君雖然襟懷曠達,到了此時,也不禁悲填胸臆,淚流如雨,遙對著自己家鄉拜了幾拜,掩面哭道:“父親、母親,你不孝的女兒,今日登程,從此永離膝下,再無見面之日了。”

不覺一陣心酸,昏暈過去,幾乎倒地,幸得左右諸人趕上扶住。張讓見昭君這般模樣,恐他醒來還要悲傷,忙叫眾人趕著昏暈的時候,相扶上車,又逼著迴風、輕燕一同上去,好好照應。

兩人無奈,含淚上車,剛才坐定,那車早已開行,直奔京中而去。道旁觀看的人,見昭君這般情形,也不禁代為悲傷。

後來昭君賜婚單于,荊門州的人民,因為可憐昭君,遂將他生長的地方,喚為昭君村,到了晉朝,因犯了晉文帝廟諱,又改為明妃村。唐朝杜工部,有詠懷古蹟詩,可以作證。其詩道: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哀怨曲中論。

昭君此去,未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

。。。

 。。。  

第九章 旅邸思親

話說昭君昏暈之際,被眾人扶在車上,立即開行,幸有迴風、輕燕,同坐一車,左右扶持,直到離了荊門十餘里遠近,方才慢慢的甦醒回來。知道已經登程,心中不勝悲切,掩面而哭。

迴風婉婉勸道:“小姐務必珍重玉體,不可過於悲哀。以小姐的才貌,到了宮中,定有一番機遇,那時便可迎接令尊令堂,一同至京,骨肉重逢了。”

輕燕也介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