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散佈”一詞源於古人的食藥風氣。

魏晉南北朝時期,士大夫因盲目追求延年益壽,服食五石散成為風氣。五石散的主要成分是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鍾乳、石硫磺這五種礦物質,再搭配栝蔞根、防風、桔梗、海蛤、白朮、人參之類的藥材。五石散中的某些成分有較大的毒性,會損害人的身體健康。服食後,必須使藥性發作,身體發熱,才能減輕對身體的傷害。當時人們稱藥性的顯現為“散發”,藥性若不顯,便有生命危險。為了使藥效能順利的散發,食藥後,人們不能靜臥休息,必須行走,以刺激藥性的發作。這種行走叫“行散”。

到唐代,人們服用五石散的風氣見衰,而行散這種漫步的愛好未減,行散於是演變為散步。韋應物有詩曰:“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可見,“散步”與服藥行散已脫離了關係。

現在,“散步”又成為一種為了鍛鍊身體而到處走走的運動方式。

■ 沙龍

“沙龍”源於義大利語,原意為大客廳。

第一個舉辦文學沙龍的是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她從1610年起,在家中舉辦聚會,開始接待賓客,很快就聲名鵲起。

17世紀“沙龍”傳入法國,最初為盧佛爾宮畫廊的名稱。日後逐漸指一種在欣賞美術結晶的同時,談論藝術、玩紙牌和聊天的場合。在17、18世紀初時的法國,作為社交場所的沙龍,具有很大的影響。進入18世紀以後,沙龍的性質有所變化,在沙龍里所談論的,主要的不是文學藝術而是政治科學,有時也出現過激的言論,因而那時的沙龍往往成為革命的溫床。不久,由沙龍派生出來了只討論政治問題的俱樂部。

正宗的“沙龍”有如下特點:一是,定期舉行;二是,時間為晚上,因為燈光常能造出一種朦朧的、浪漫主義的美感,激起與會者的情趣、談鋒和靈感;三是,人數不多,是個小圈子;四是,自願結合,三三兩兩,自由談論,各抒己見。

沙龍一般都有一個美麗的沙龍女主人。沙龍的話題很廣泛,很雅緻;常去沙龍的人都是些名流。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著名的女建築學家林徽因也曾辦過一個沙龍,可見這種社交方式早就傳到了中國。

“沙龍”現在也指文人雅士或者某一領域的人們在一起談天論地的場所。

■ 商人

“商人”一詞原指一個民族的人,它的來源與我國商朝有著直接關係。

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在黃河下游居住著一個古老的部落,這便是古代的商族,他們的祖先叫契。由於契協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在“商”這個地方(今陝西商縣),而後逐漸擴大形成部落。契的六世孫王亥聰明多謀,很會做生意,經常率領奴隸,駕著牛車到黃河北岸去做買賣。

一天,王亥去販運貨物,在途中被狄族易氏襲擊了。易氏搶走了貨物和隨行的奴隸,並殺死了王亥。王亥的兒子甲微,聽到父親被害的訊息後,興兵討伐易氏,最後終於滅掉了易氏。之後,商的勢力擴充套件到了易水流域。

商朝建立後,商族人開始從事農業生產,其手工業也相當發達。後來,周朝取代了商朝,商族人由統治者變成了周朝的奴隸,生活每況愈下,於是,商族人又紛紛從操舊業——做生意。久而久之,人們便覺得,做買賣的人就是商族人。後來,人們簡稱商族人為“商人”。

現在,人們稱作買賣的人為“商人”,這一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兩字篇 第六章(1)

■ 上當

“上當”一詞語出清朝末年民間流傳的一首民謠:清河王,自上當,當得當鋪空了檔。

清朝末年,在清河有一家姓王的大戶人家,世代經營當鋪,生意越來越興隆,家業也越來越大,生活也富裕了。於是族人們也就懶得自己再經營生意了,紛紛都把資金存入當鋪做起了股東。他們選了一個名叫壽苧的人來幫他們打理當鋪,可是壽苧是一個讀書人,壽苧喜愛讀書,校刻書籍,無心經營生意。此時王姓的族人見有機可乘,就紛紛把一些不值錢的東西拿來典當,並將物價高估,讓夥計如數付錢,夥計不敢得罪股東。只能聽任股東的擺佈,而壽苧又心不在焉,不加以阻攔,不久後當鋪的資本就被詐騙得差不多了,一家資金充足的當鋪破產了。“清河王,自上當,當得當鋪空了檔。”的民謠就開始在民間流傳。

“上當”原意是指去當鋪典當東西,現在我們把吃虧、受騙稱為“上當”。

■ 舌耕

典出《拾遺記》卷六《後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