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二件事就是,平亂,亂匪肆虐,藏匿各處,與官府為敵,惑亂人心,本來此等逆匪,一旦查實,當罪誅九族,遇赦不赦。”
胡烈的聲音一下嚴厲了起來,很多人面上也微微變了顏色。
胡烈這才話鋒一轉道:“但朝廷寬仁,顧及河洛戰亂方過,不宜嚴懲,使得河洛動盪故,而未曾過於追究此事。”
“但國有國法,此輩不除,地方不靖,欽差令各家協助官府捕拿之,限期半載……換句話說吧,諸位家中逆子逆孫什麼的,最好由各家自己獻上來,屍首人頭不論,活的也無所謂,而過了期限,還有未曾歸案者,那可就對不住,這罪過怕你們擔不起……”
“醜話也說在前頭,窩藏不報,助其脫逃者,一旦查實,這回也就不會再有什麼情面或者其他什麼考量可言了,數罪併罰,家破人亡之際,後悔可就晚了。”
“至於哪些鼠輩需要緝拿歸案,想來諸位也都清楚,不過,過後還是會有朝廷海捕文書奉上,至於做不做,該怎麼做,諸位想清楚了,事先也跟諸位說一聲,沒什麼招安,這河洛地界上的匪患,關聯到各家之生死,望各位慎之。”
“接下來,咱們說第三件事。”
“河洛這地界透著奇怪,大家好像都不願為官,從軍,從軍也就罷了,河洛之人……”
說到這裡,胡烈搖頭笑了笑,接著道:“怕是在後周治下久了,把從軍當做了苦差,下賤之事,這事兒呢,咱們不去說他,大秦軍旅縱橫天下,軍中豪傑輩出,也容不下這等樣人……”
“所以,還是說說為官吧,明年秋闈,長安需要出現一些河洛士子,雖說本都尉覺著,河洛的讀書人……若是當了官兒,除了無能之外,怕還要擔心他們為禍地方,沒什麼好處。”
“但這是朝廷的意思,咱也違抗不得,順便宣告一聲,讓諸位家中子弟加緊備考,說不定真能搏個功名回來呢……”
這話說的真讓人臉上掛不住,輕蔑之意也再無遮掩。
說完,也不再看眾人的臉色,胡烈站起身來,揮了揮手,吩咐道:“成了,該說的都已說完,讓他們上酒上菜,本都尉就不陪著了,你們也接著這個機會商量一下,定一定日後行止,胡某告辭……”(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遊玩
(昨天去看電影,選了小包,最終決定看一萬年以後,不過看完之後就後悔了,要說國產動畫做到這個地步,真心不容易,但看完之後,怎麼說呢,特別糟心,只能說,這是一部標準的爛片,絢爛的光影技術,根本挽回不了它的失敗。
你從頭到尾看下來,只能感覺到失控,失控,再失控,導演思想的單薄,根本無力駕馭那種宏大的圖畫場面。
到處都是山寨的痕跡,連抗日神劇都不放過,可見導演加上編劇的飢不擇食,如果說長達幾年的製作過程,就製作出這麼一部四不像的東西,阿草只能說,讓人感受到的,只能是對國產電影的絕望。
支援國貨已經喊了多少年了,為什麼大家越來越喜歡買國外品牌?主因就在這裡,沒人用心,加上技術進步幾乎都是照抄而來,各種急功近利的投機模式的出現,讓我們很難感受到國產貨的好處,電影也是如此,國產電影在導演玩人般的戲耍下,變得越來越讓人無法直視了。
唉,不說了,阿草專心碼字,再不去自己找鬱悶了。)
所謂的文樓之會,大概只能用虎頭蛇尾來形容,之前聲勢不小,但結束的卻是悄無聲息……
不過,文樓之會的一些細節,還是傳了出去,參與的河洛大族名望受損也在所難免。
但文人都是煮熟了的鴨子,嘴硬著呢。
過了不久,文樓之會的版本也就成了。各家為了河洛的長治久安。為了百姓福祉。而委曲求全云云。
而這個時候,大將軍趙石已經離開了洛陽,風聲到底鬆了一些,也沒人去追究這些了。
真正說起來,這次文樓之會,除了得到許諾的幾家之外,其餘皆是灰頭土臉,一無所獲不說。還被硬按著套上了套子,多數人皆是不滿之極。
但這次聚會之後,河洛之人,對大秦的牴觸,開始呈現冰消瓦解之勢。
地方上的高門大戶人家,皆都開始約束族中子弟,言談上也分外的謹慎了起來。
沒了他們推波助瀾,地方上很快便趨於安靜,一些匪患不平自平,這也給河洛上下省去了許多手腳。
當然。這樣強硬的手段,同樣留下了許多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