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研究生是在數量上僅次於大學生的留學群體。與大學生相比,選拔研究生的條件除政治可靠、工作成績優秀外,特別強調要求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

研究生的選拔主要來自於以下兩類人員:

一類是機關幹部。要求大學畢業,從事研究工作或相關業務工作一年以上,成績優良,有培養前途;

另一類是高校人員。要求為國內具有一定學術造詣的高校助教、講師、教授、副教授及成績優良的研究生。

為滿足國內高等院校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從1955年起,每年陸續派出數量不等的在職教師前往蘇聯進修。

留蘇進修教師的選拔物件為政治可靠、業務能力突出、有工作經驗的國內各高校教授、副教授或講師。在蘇期間,進修人員主修與本專業相關的一門功課,留學年限一般為半年到一年半。留蘇進修教師的的名額由派出學校自行確定,歸國後回原派出學校繼續工作。進修人員留學期間照發工資。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除了###選派的大學生、研究生、進修生外,其他系統,如國家軍委、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學院,以及某些大型企業,也派出了大量短期留學人員。

“過三關”

留學生的選拔工作,事關國家的未來,是一項無比嚴肅的政治任務。因此,有關部門嚴格遵循一套嚴格得近乎苛刻的選拔標準和工作程式,以確保遴選出最可靠、最優秀的未來建設者。選拔條件是如此嚴格,以至於當時有一種說法,叫做“夠得上入黨條件,不一定夠得上留蘇條件”。

所有留蘇人員,都要“過三關”。

首先是學習和考試成績。被推薦的人員要在學習或工作期間成績保持優秀,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培養潛力。除應屆高中畢業生以高考成績為準、進修生僅考核俄語成績外,其他型別的###派出留學人員,都需要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留學生考試。

其次是政治審查。不僅要求被審查物件思想進步、道德品質優秀、政治上可靠,而且其家庭成員和主要的社會關係在政治上也必須清白。在選拔進入留蘇預備部前,各省市先要進行初審,初審透過後再送高教部終審;進入留蘇預備部後,校方還要組織專門人員進行外調,進一步落實學員及其家庭關係的政治背景。這種層層審查的過程,被戲稱為“小米篩子加細羅”。

最後還要過體檢這一關。建國初期,許多人還不知體檢為何物。###協同衛生部,制訂了今天看起來都非常周密的體檢規範。大到呼吸系統、迴圈系統疾病,小到砂眼、扁平足,都納入檢查範圍。為了避免出現執行中的偏差,1958年衛生部還專門釋出了《留學生體格檢查標準》,詳細規定了三十七個檢查專案是否合格的判斷標準。

畢業於基輔工學院的張開華'U9',向我講述了他的選拔經歷。

1954年10月,十九歲的張開華正在哈爾濱某中學緊張地準備高考。忽然有一天,學校黨支部書記把他叫到辦公室。書記對他說組織上對他的未來去向有所安排,要他填寫了幾個表格。臨走的時候,領導特別強調對這件事要暫時保密,不可以和任何人,包括家裡人講。

突然有一天,住在附近縣城的爺爺慌慌張張地跑到張開華家,一進門就問:“開華是不是出事了?”原來,當地的民警找到爺爺,說要了解張開華的家庭歷史,一直問到爺爺的爺爺那輩,也不說是因為什麼事,害得爺爺虛驚一場。

那年冬天的時候,學校通知張開華和另外幾個學生去體檢。五六個男同學一起接受醫生們從頭到腳仔仔細細的檢查,又是查視力,又是量身高,又是做透視,又是測血壓……孩子們既新鮮又緊張,隱隱約約地感到可能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來臨了。等到報志願的時候,學校吩咐第一志願不要填別的,一定要報北京留蘇預備部。這時才真相大白。

第五章 夢開始的地方(6)

“我們報考留蘇預備部的學生集中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一個特殊的考場裡參加高考,大概有一百多人吧。最後被錄取的只有十個人。後來到了北京,又進行了一輪政審,結果又淘汰了一部分人。等到出國的時候,包括我在內只剩下四個人了。”張開華回憶道。

最初,留蘇學生的選拔考試不是很正規,考試科目也不區分專業方向,一律為語文、政治常識和俄語。34

1952年,是在中國留蘇學生選拔派遣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的8月9日,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