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下蛋,一天兩個,真是不給雞界丟臉。堪稱雞界翹楚。趙桂花十分寶貝這兩隻老母雞,同樣的,家裡的小孩兒也是這樣。因為趙桂花家的老母雞比較“懂事”,他們院裡現在陸陸續續都有人開始養雞,多了不成,兩隻那是可以的。像是王大媽跟趙桂花就是前後腳。他家的老母雞也不賴,倒不僅僅是蓮大媽倒騰的雞好,也是因為小孩子時常去追蟲子餵雞。付出總是有回報,兩家的雞相當不錯。蓮大媽這邊雖然價格不是那麼便宜,但是因為質量有保證,所以他們院子還有兩家也在她那邊倒騰了母雞。姜蘆也養了兩隻,按理說他家早就該養上了,結果正好趕上週大媽去勞動改造了。這不是就先勻給別人了,後來周群出院,姜蘆才養了雞。不過家裡事兒還有養雞這些都是王招娣在做的。王招娣進城本來是給人生孩子的,甭管她心裡多不願意,她都不敢忤逆自己的父母,只能乖乖上門,但是這出來之後周群對女人沒興趣。緊跟著又徹底的廢了。準確說,廢了,又沒有很完全的廢了。有,但是無功能。就連黃花大閨女王招娣都知道這個了。雖然失去了家裡人描繪的美好場景,但是王招娣是偷偷鬆了一口氣的,人啊,有時候愚昧無知,那是因為從未見過。從沒有人告訴她正確的是什麼樣子。但是現在她進了城,在大家的影響下看的更多,心態多少是有些轉變的。她每天在姜蘆家認真幹活兒,姜蘆倒是也沒說要立刻給她送回去。王招娣就在這邊幹著,她反正是拿自己當大丫鬟用的。好好幹活兒,保證吃喝。王招娣從小就捱餓,是真的有點餓怕了,所以一個能吃飽的地方,對她來說太重要了。王招娣很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只要讓她吃飽了,她在家幹什麼活兒都行。這不,周家現在是窗明几淨,煥然一新。以前周大媽雖然不上班,但是她懶啊,家裡的活兒也不幹。姜蘆是又要上班,回家又要洗衣做飯收拾家,整天忙忙碌碌的,這還真是幸好沒有孩子,如果有了孩子,姜蘆更不知道要累成什麼樣。姜蘆忙不過來,周家自然也就那樣,但是現在周家可乾淨多了。姜蘆現在是什麼也不幹,這一切都是王招娣來做,王招娣乾的還挺高興,因為姜蘆不會說限制她的吃吃喝喝。她在家的時候多吃一點東西都要捱罵。但是現在完全不會。王招娣不是個笨孩子,她以前住在鄉下,又是那麼個條件,很多事情都不懂,但是現在倒是跟人學的多。王招娣最樂意跟著王大媽和趙桂花。這兩個大媽都比較強悍,王招娣跟著他們,覺得好有安全感,也能學到很多。這不,一大早她就扶著姜蘆出來,脆生生的先跟趙桂花打個招呼。趙桂花:“吃了沒。”“吃過了。”姜蘆也來到明美這邊坐下,感嘆:“還是你這個搖搖椅好。”明美:“你家不是也坐了?還沒好?”姜蘆:“周群去取了,今天能拿回來。”自從那天金來他們跑丟了,幾個孕婦湊在一起看門兒,這院裡的三個孕婦就經常坐在一起納涼兒,有時候互相交流一下經驗。作為已經生了兩個孩子李芳,她是比別人多點經驗的。也經常給明美和姜蘆講一些懷孕的事兒。有時候人和人的相處就是這樣,其實也就是一個契機,以前李芳跟他們接觸不算多的,李芳雖然長得挺像王大媽,高高大大的,但是性格倒不是王大媽這樣喜歡熱鬧的,她經常都是一個人待在家裡。而姜蘆也不用多說了,所以大家都不怎麼能湊在一起的,但是自從懷孕,這形勢倒是變了,大家反而都能坐在一起了,有共同的話題啊。隱隱約約的,現在莊家門口已經成了年輕小媳婦兒的聚集地。姜蘆和李芳兩個孕婦會過來,再加上明美和她大嫂梁美芬,這差不多就四個人了,王招娣又是整天除了幹家務就跟著趙桂花和王大媽,也是湊在這邊。人吧,都樂意聚堆兒,所以現在大家都樂意來這邊頭兒。姜蘆:“剛才我看到莊大爺出門了,這是去釣魚?”明美點頭,說:“爸和大哥一起去後海了。”現在他們釣魚,基本也就是去這個地方了。收穫不算多,但是每次都有,至於上山抓魚,那就有點恍如隔世了。這個地方被幾個半大小子曝光出來,上山的人多的像是螞蟻一樣,差不多也就一週吧,很快那個池塘就釣不上來魚了。因為人太多,大家都想有收穫,一來二去的,還真是給這個池塘抓空了。其實要是讓這邊休養生息一些,不至於如此的。但是架不住人多,而且誰都不想空手。也不想便宜別人,那麼結果可想而知了。如果說再好起來,不知道要休養生息多久了。他們家也差不多一個來月沒有上山了,還是那句話,如果不是知道山上池塘能釣魚,光是為了摘點果子,挖個野菜,他們城裡不值得往郊外跑那麼遠。好在,他家的鹹魚不少,吃一個冬天估計還有剩的。這一段天氣好,幾乎所有的魚趙桂花都已經做成鹹魚曬好了收起來。他家現在吃魚,都是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