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已經得到了控制,即使德國海軍身為他們的敵人,也不禁讚歎英國皇家海軍的訓練有素。
眼見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已經掉過頭去加速逃離,不甘心放它跑掉的三艘德**艦很快就跟著轉向追擊,但這樣一來火控引數就得重新調整,同時因為是艦首對敵的緣故,三艘德**艦的後主炮都無法發揮作用,火力頓時減半,同時敵人以艦尾對著自己也很自然地減小了受彈面,使得本就很低的命中率進一步下降,而威爾士親王號以後主炮對三艘德**艦的攻擊也遇到了同樣的窘境。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分鐘裡,雙方都沒能命中敵艦,但考慮到威爾士親王號是逃跑的一方,而且它的356mm主炮在超過20公里的距離上就算命中也威脅不到俾斯麥級戰列艦,所以很顯然德國人要更加鬱悶一些。。。。。。
不過即便如此,逃跑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的速度本來就比威爾士親王號要快一點,雖然只是一點點,但卻足以死死咬住她不放,並將距離緩緩拉近,尤其是在威爾士親王號的雷達被毀的情況下。。。。。。
即使在形成跨射並確定了火控引數之後,德國艦炮的命中率依然遠不能與之前側弦對轟時相比,而且一心逃命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還釋放煙幕掩護自身,逼迫三艘德**艦改用雷達引導炮擊,命中率因此又下降了一截,以致於兩艘戰列艦各自齊射了三四輪之後卻僅有一發381mm穿甲彈命中,但這顆由大約18000米距離處打出的炮彈卻顯示出了匪夷所思的可怕穿透力,它直接洞穿了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上後主炮塔那厚達406mm的正面裝甲,並在主炮塔內爆炸,儘管因為這款艦型主炮塔內出色的防殉爆設計而沒能引起足以摧毀整條戰列艦的猛烈殉爆,卻已經足以令這座主炮塔完全失效,至少也得拖進造船廠大修一個多月才行。
隨著雙方的距離逐漸拉近,德國艦炮的命中率漸漸高了起來,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的艦尾成了重災區,先後被兩發大口徑炮彈命中,所幸都是命中的水上部位,不致因此大量進水,也沒能毀壞至關重要的船舵。。。。。。
注1:由於軍艦浮力的限制,水線部位越往下裝甲越薄,為此歷史上日本曾經專門設計過攻擊水線以下部位的特殊炮彈,即“九一”式和後來改良的“一”式水下彈道最佳化穿甲彈,但實戰中因為幾乎很少能打到哪個部位,並沒有發揮出什麼作用。不過歷史上威爾士親王號在丹麥海峽之戰中這個部位還真被俾斯麥號的大口徑穿甲彈命中過,但幸運的是這發炮彈沒炸(話說歷史上德國海軍的引信質量如果能好一點,戰果至少翻倍。),但在本書中由於胡衛東的幫助,德國的引信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因此威爾士親王號就很難再有這樣的好運了。。。。。。(未完待續。。)
第五百六十六章 丹麥海峽之戰(下)
但英國人才剛慶幸了一分鐘,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上水上飛機的火藥彈射器就被一枚大口徑穿甲彈擊中了,炮彈穿透甲板鑽入了下面的火藥庫將其引爆,威爾士親王號的後半部頓時火光沖天,眼看不斷蔓延的火勢漸漸逼近之前已經被炸開了一個大口子的後主炮塔,好在經驗豐富的艦長當機立斷,提前下令向這座炮塔內注水而消除了隱患。
可是這樣一來雖然避免了主炮塔內炮彈殉爆炸沉軍艦,但威爾士親王號的最大航速卻進一步下滑到了24節,眼看德艦越追越近、尤其是狐假虎威的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欺負威爾士親王號不能還擊,居然迫近到了12公里以內,準備靠上去發射魚雷,這令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上的英國官兵無不感到絕望,就在他們準備調轉航向、寧可“戰而死”而不是“逃而死”的時候,附近的6艘英國驅逐艦終於趕到了戰場。。。。。。
這6艘驅逐艦在之前接到兩艘重巡發來的電報後就立刻趕了過來,卻沒想到本來計劃中痛打落水狗的任務卻變成了營救己方主力艦,但它們還是勇猛地衝向德艦。為己方的主力艦爭取逃逸的機會。
由於英國的魚雷射程遠不能與氧氣魚雷相比,因此這些驅逐艦需要靠得較近才能對兩艘德國戰列艦構成哪怕僅僅是可能的威脅,而在它們逼近德艦的過程中,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又先後被5發大口徑穿甲彈擊中。除了一顆啞彈,其它4發均給這艘鉅艦造成了不小的創傷,而歐根親王號因為衝得更近、而且艦炮射速也更高的緣故,命中威爾士親王號的炮彈比兩艘戰列艦加起來還要多幾倍,雖然203mm口徑的穿甲彈無法擊穿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堅厚的主裝甲,但威爾士親王號的上層建築卻還是被其轟得不像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