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1部分

難得多,要知道每次調整航向後火控引數都得重新調整,調整好之前的試射不但命中率低,射速也往往要慢一些,而且變向規避的時候還不能開炮(因為幾乎不可能打中,白白浪費炮彈和炮管壽命。),而引數確定後的炮擊卻可以不到1分鐘便打出一輪(俾斯麥級戰列艦的381mm主炮更是隻需要不到半分鐘就能打一輪),精度也要高得多,先手的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事實上,之前土倫灣大海戰中英國在法國空軍參戰之前能夠以僅僅一艘主力艦重傷的代價將9艘法國主力艦全部擊沉,除了法**艦的速度沒提起來而容易被打中這個因素,英**艦早有準備並搶先開火也同樣關鍵。。。。。。

正因為這樣,加之德**艦現在所用的雷達和火控系統也比歷史上丹麥海峽之戰中更好一些,歷史上成功衝到16000米距離內才被德艦擊中(但因為引爆了主炮塔彈藥庫,一發就要了它的命。。。。。。)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在距離俾斯麥號戰列艦超過22000米的位置上就被打中了,重達900公斤的德國穿甲彈從高空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狠狠地砸向了胡德號的甲板,此處厚度僅有80毫米的水平裝甲根本無法擋住俾斯麥號主炮穿甲能力極強的新型381mm穿甲彈,炮彈穿透甲板後鑽進艦體內部猛烈爆炸,燃起了難以撲滅的大火。

半分鐘後,俾斯麥號打出了她的第4次齊射,結果全都落空,但提爾皮茨的第3次齊射卻取得了成果,胡德號戰列巡洋艦脆弱的水平裝甲被再次擊穿,並直接引爆了胡德號的主彈藥庫,這艘英國曆史上排水量最大的世界名艦被一下子炸成兩截沉入大海,由於軍艦沉沒太快,1436名艦員當中最後僅有3人獲救。。。。。。(未完待續。。)

第五百六十五章 丹麥海峽之戰(中)

胡德號的迅速沉沒令年輕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陷入了孤軍奮戰的艱難境地,而且此時的雪已經停了,這對光學觀瞄儀器天下第一的德國人無疑更加有利,但威爾士親王號艦上的英國皇家海軍官兵們卻毫不畏懼,他們勇猛地衝向敵人,盯著俾斯麥號戰列艦連續開火,終於在第5輪齊射中首次命中目標,但是裝甲效能乃至重點部位裝甲厚度都較歷史上大幅強化了的俾斯麥號卻並沒有受到什麼實質性的損傷,威爾士親王號卻很快遭到了德艦凌厲的反擊。

經過兩輪試射之後,調整好火控引數的提爾皮茨號戰列艦在針對威爾士親王號的第三次齊射中首次擊中這個“小男孩”,重達900公斤的穿甲彈將威爾士親王號的艦橋完全摧毀(歷史上這枚炮彈沒炸,但在這個時空,由於各國工業管理制度都有了大幅的進步【胡衛東的功勞】,引信的可靠性大幅提高,啞彈率因而大幅下降,威爾士親王號也就悲劇了。。。。。。),包括艦長利奇在內的17人當場陣亡。。。。。。

艦長陣亡後,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上的官兵在短暫的混亂過後,很快就由大副接過了軍艦的指揮權,但他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卻是逃跑。這並不是因為大副膽小怯戰,而是因為艦橋被毀不但令艦長等17人陣亡,也毀掉了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上的雷達與指揮儀,如果還要繼續戰鬥。艦炮只能依靠各個炮塔自帶的觀瞄與火控系統,炮擊精度必將大幅度下滑,歷史上指揮儀被毀後主炮還能擊中敵艦的戰例屈指可數,就足以說明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副若還命令全艦官兵死戰到底,那就不是勇敢,而是愚蠢了。。。。。。

調頭轉向的過程中,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又被德**艦打來的大口徑炮彈多次命中,俾斯麥號戰列艦的第三次主炮齊射中一發381mm穿甲彈擊中了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中部水線下部分,炮彈洞穿此處薄弱(注1)的裝甲後猛烈爆炸。引燃了一處油庫並造成大量進水。威爾士親王號艦上頓時煙火沖天,艦身也因為進水而輕度傾斜,縱然英**艦的排水能力超強,威爾士親王號的最大航速也還是很快下降到了26節。

而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的第4次齊射中又有一枚炮彈命中敵艦。穿甲彈鑽進了威爾士親王號的副炮火控室。但卻意外地沒有爆炸(炮彈引信的質量再好。也不可能一個啞彈都沒有。),讓它逃過一劫。

這時威爾士親王號終於完全將航向調轉了過來,但此時俾斯麥號卻又打來了一排炮彈。其中一發穿甲彈命中艦尾水線下部分,並鑽進船體爆炸,但因為附近沒有要害部位,並沒有造成嚴重損傷,只是令威爾士親王號的排水壓力又增大了一些,航速也進一步下降,但因為排水工作的進展,幾分鐘後威爾士親王號的最大航速就又恢復到了26節左右,而且這時艦上的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