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楊二自己還像歷史上的楊廣那樣在默默的積累著軍功和實力,仍然不能和當今實力強勁的太子一爭高下。若說到不同,那就是自己脫離了京城太子勢力範圍,擁有了一片無拘無束的自由。
雖然是初夏時節,但外面的太陽現在已經很毒辣了,楊二在書房中看著來自潞州裴世矩的書信,李太智也在書房中陪著隨時聽令。阿貝伊在身後輕搖著團扇為楊二扇去暑意。
“看起來這河東有裴司馬大人就足夠了喲!方方面面都還是安排的井井有條的,即使本王親自安排也不過如此。特別是想到了將來投潞州書院的數千學子安置到了城中百姓家中,由潞州府衙每月對這些學子進行生活補助並未加重城中百姓生活負擔,這個創意非常好。而又將200多初選合格後進入講武堂的武生先期安置到潞州大營隨軍訓練,這個想法更是甚合本王之意。先丟在軍營中每日訓練殺殺他們身上的江湖匪氣,學習我軍軍律,學會服從,然後在進行理論上的學習,好,好得很!”楊二邊看書信邊發出讚歎之聲,心想,這潞州官員們已經在思想上越來越靠近自己了。特別是對武生先下軍營訓練這事,不就是像後世大學新生入學後的軍訓嗎?
“李大人,你剛從潞州回來,說說看潞州書院和講武堂的建設情況?”楊二把看完的書信丟在桌上,抬頭問著李太智。書院的建設等進展事宜,書中並未提及。
“稟主公,潞州書院和講武堂都建在城北王者峰山中,是監察處張恒大人力主在此地建校的。說是這裡山中偏僻安靜正適合學子們安心求學。講武堂也在山中一側距書院不遠。下官離開潞州之時,兩處學院教舍、食堂及宿舍等已近完成。書院院正薛道衡和講武堂總教習韓擒虎老將軍對學院選址和建設都是稱讚不已。那張恒大人將主公“沁園春-雪”一詩刻成石碑立於王者峰頂,供山中書院學子們隨時瞻仰。主公所作其他數詞也都盡數刻成大小石碑放置於通往頂峰的道路兩旁,每一座詩碑處皆建有涼亭供歇腳。從講武堂通向峰頂的沿途路上刻有晉軍各項軍法軍規以及主公征伐戰例等石碑隨處可見。更是吸引了各地青年學子們慕名到此登山拜謁主公神蹟。”李太智微笑著說道。
“這個張恆還真會來事兒,呵呵!看來本王讓他擔任這兩處學院的政事督導算是用對了人。”楊二聽說張恆還弄出這些花活兒不禁笑出聲來,這是明目張膽的造神手段啊!而且是關起門來灌輸,就差給自己雕刻一座塑金神像了。
“還有,在潞州書院的教程上開設了國學、農學、工學和商學四個門類,入學的學子們都已經按照各自的喜好和特長透過初級考試後選定了自己的學習方向,當然選擇國學者最多,其次是農學、工業和商學。國學除習學孔孟之道外,便是習學政治管理,畢業的學子可擇優充實到各地基層為官為吏。農工商三類特長生,畢業後全部安置到各地負責自己的專項領域建設。這完全是按照主公要求作的。前期學子們雖有非議,但也得到了不少學子們的歡迎擁護,特別是出自世代為商的大家族學子們普遍都直接選擇了主攻商學。”李太智接著彙報著,楊二邊聽邊不停點頭。原本楊二想再開設醫學和算學兩個門類的,但一想到京城長安已經有回春堂這個類似醫學院的地方了,而且也一直在為自己軍隊和地方提供醫生和護士,也就打消在重複建設這個想法了。至於算學一門,除非自己親自執教,否則還是算了,可以晚些在說。
“學子中可有女生?”楊二問道。
“稟主公,兩處學院都未招收女子入學,招收女子入學這似乎不妥?”
“不,我大隋女子也應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再說民間才學高深的女子不在少數。不過,這個可以緩一緩,畢竟現在民風尚未開化,也缺乏對女子保護和任用方面的制度體系。”楊二起身在屋中來回走動著,邊對李太智小聲的說著自己的想法。
“不過,兩年後,當在皇家潞州書院中開設適合女子學習的門類,鼓勵女子入學深造,學得一門求生技能也好,比如:紡織學、烹飪學、蠶學。畢業後可分配到染布坊、成衣坊、軍中標準化食堂和繅絲廠等適合女子從事的工作。待本王得出空來還可教習這些女子算學,便可分配至各級官府作從事財會計算的吏員。總之,我大隋的女子不能只是會生孩子,不能只作那生育的機器,太浪費人力資源了。”楊二想想那些全是男生的潞州書院就覺得渾身不舒服,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嘛!在學校讀書也是一個道理。
李太智在一邊聽了楊二的高論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聽到的這一切,只覺得貌似全亂套了,自己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