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二回 韓擒虎應邀赴任 潞州掀起造神熱

“老將軍,您看---”李太智見他狂笑後,又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一時也拿不準這老國公的想法。拿眼去看宇文述這老頭,宇文述也是撫須微笑不言。好似這事跟他無關一樣。

“太傅大人,俺可聽說那晉王千歲事業是越做越大了,前日私自出兵侵佔了唐公李淵的長治郡,偌大一個州郡竟是一口吃下,骨頭都不吐一個。還在太行山區腹地偷偷練成數十萬精兵,像匹下山猛虎般一舉搶了冀州全境,惹得那燕山老羅藝都上旨叫苦。那小子在河東可是玩的不亦樂乎啊!”

“韓老,依老夫看,你就有話明說了吧!是不是在這京城又待不住了?”

“呵呵!知我者太傅也!若要本國公答應去作什麼講武堂的總教習,也不為不可,只需答應俺一個條件就成。”

“老將軍請講當面。”李太智在一旁聽的雲山霧罩的,見有轉機忙插話道。

“給老夫在他晉軍中掛個軍職即可,待再有戰時,讓老夫也去陣前過過癮。至此一條,答應了便去。不應,那俺還在京城養老就是。”

“這,這---”李太智萬沒想到這老頑童竟然開出這樣的條件,這豈是他一個小小千戶官敢答應,頓時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你這老匹夫,年紀一大把了還如此好戰,若是有個好歹,皇上那邊你讓晉王千歲如何交代?”宇文述心中也是苦笑不已,這個條件只有當今皇上敢答應,擱誰也不敢承諾。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將國公乃是國家庭柱,如出了意外,危及國家安危的。

“誒!俺就這麼吝,同意了就去。”

“晉王千歲那裡缺大將,要上陣殺敵自己去找千歲說去,何必在此為難老夫。”

“得嘞!問你們也是白問。俺自己去跟我那侄兒說去,哪有總教習不上陣的?”韓擒虎見二人都不敢做主,也就不在為難這一老一小了,自己為自己解圍說道。

“呵呵!這麼說來,老將軍是願接這講武堂總教習的職位了。下官替主公先行謝過老將軍了。”李太智聽話聽音,頓時大喜道。

“你呀!你,都老的沒牙了還總想著出風頭。”宇文述也是笑罵著,頓時,房中笑聲一片。

出了韓國公府,路上宇文述和李太智二人心情愉悅,邊走邊說著話。

“老大人,如今韓老將軍已經定了,但按主公計劃還要請出內侍侍郎薛道衡出山為我潞州書院院正,這人據說乃是楊素好友,也是太子黨人,這可如何是好?”李太智手中捏著最後一封書信不由得做起難來。

“呵呵!這薛令卿乃是我朝大儒,千歲倒是要的好人。他身為當朝內侍侍郎,受楊素太子黨約束,雖與楊素交厚,但其只好作學問,政治立場並不明顯。就算如此,此人也非我等可以說動,看來還需老夫去趟文和殿找陛下要才行。他是朝廷命官,不似那韓國公只是掛了個虛職。走吧!待明日科考完了再說不遲。”宇文述只顧低頭說著,李太智一旁聽了也是連連點頭。

接連3天的科考終於結束了,學子們從考場出來後表情各異,有歡天喜地者,有表情嚴峻者,各色人等都有。

“玄遂兄,今日所考的實事策論題正是前日兄臺論起的,押題如此準確,想必玄遂兄此番必然高中啊!”

“呵呵,雖押中考題,還要看評卷的結果,若是鄙人的文章不合主考高大人之意,也是妄自了。”李密從考場出來和身邊相熟的學子閒聊道。心中想著這次進京赴考果然是投對了門庭了,那楊素告訴他這次策論考試的題目果然準確,自己的銀子看來是沒有白花了。只等3日後放榜看結果如何了。考的順利的自然歡喜,自覺不滿意者也沒有多少抑鬱,畢竟3日後若是落榜還有投考皇家書院一途,若是學有所成仍可出仕為官的。

武科考試在文考結束後開始,這次主持武科考試的乃是開隋九老之一的國公魚俱羅,也是護國大將軍宇文成都的師傅,有此人坐鎮武科考現場,500餘名報考武生沒有誰敢造次。武科考共進行2天,武生們捉對廝殺,最終產生了武狀元等前十名,以及入圍後補武官的100名武生,這些人可算是整個大隋現今青年武生舉子的佼佼者。他們都將擔任大隋軍隊中的中下級軍官。另落選的400餘武生雖有不服也莫奈何。好在他們如同文生一樣可以進入皇家潞州講武堂繼續深造3個月,3個月後還可參與選拔,仍有成為大隋軍隊武官的機會。

開皇四年五月。

不知不覺間,楊二從後世穿越到大隋初年已經整整一年了,這一年裡的每一天楊二都沒停下過思考。整個大隋現在並未太過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