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八回 夜遊小鎮遇異才 登樓遠眺定軍山

“大--大哥,讓小弟去--去把那叫--叫山虎給--給抓來,冬天也--也好給大--大哥添件虎--虎皮褥--褥子。”羅士信原本就是山中樵夫出生,常有遇到老虎的經歷,他是不怕的,這又聽到山中虎嘯,不禁有些手癢了。

“算了,趕路要緊。羅子去後面讓你麻哥也快點趕上來。”楊二吩咐著,羅士信只得應了一聲後,催馬往後面而去。

在天完全黑之前,一行人總算進入了佛坪鎮。

這佛平鎮可算是一處當道而建的熱鬧集鎮了,這裡是關中和漢中的交界處,但凡過往商旅都會在這裡歇一夜之後再走,往來的商旅們帶動了這佛坪鎮的繁華。

晚飯楊二是和王黛、出塵在二樓客房中吃的。趁女眷們收拾桌子時,楊二推開半掩著的隔窗向外張望著,欲一覽佛坪夜景。

佛坪鎮不大,一條不長的街道盡收眼底。夜風吹拂著雙頰,在帶給楊二涼爽的同時,也隨風飄來一陣若有若無的喧囂聲。在這喧囂聲中還夾雜著幾句詩文和不住的喝彩聲。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一個挑著“茶”字的大宅門口來往進出的人員頗多,看得出這茶肆在這小鎮屬於一個熱鬧去處。也是晚間出門尋找樂子的客商們消遣的地方。

在這偏僻的地方會有什麼樣人物呢?楊二不覺好奇起來。不如出去走走,到茶肆去看看,楊二突然來了一種去湊湊熱鬧,打發下時間的想法來。

出得客棧大門,楊二身後跟著特意叫上隨行的柴紹和小李世民,隨行護衛的只有仲堅一人。4人信步來到不遠處的這家茶肆,還未進門,門口的小二便迎了上來,一套寒暄之後,在小二的引領下,楊二一行4人便進入了這家茶肆,並在一處不顯眼的角落處圍桌而坐。

抬眼看向整個大廳,十餘張八仙桌几乎滿席了。最是熱鬧的一班人佔據了靠內的兩張桌子,看這些人的穿著便知是一幫準備進京的學子。

由文教部頒發的春季科考辦法已經行文發往了各州府衙,並基本告知了各自管轄之內的所有學子。這些來自蜀中、漢中的學子們便是進京報名參考的。與這幫學子形成反差的是隔壁幾桌明顯便是路過佛坪的行腳商人,在這些人中竟然還有兩桌胡人,雖然大廳中的光線闇弱,但胡人的特有面孔還是非常醒目的。更何況這幾個胡人還在用胡語說著話。

“世民,這一路遠行看得多,聽的也多,可有感觸?”楊二問著小李世民。

“師傅,弟子這一路感受頗多,偶得兩句五言絕句,待弟子念與師傅。”顯然是聽到那桌文士在品茶競詩,引發了小李世民的詩興,他也想即興來上一首。

“好!為師倒要聽聽是怎樣的絕句。”

“太液仙舟迥,西園引上才。未曉徵車度,雞鳴關早開。此詩名為《趕考赴京》,請師傅斧正!”

“呵呵!好個《趕考赴京》將我朝學子求學艱辛一展無餘,又恰應景,也算做的好了。”楊二評價著,一旁的柴紹也微笑著點了點頭。

“會吟個詩有何用場?我朝春季初試選拔的非是會作詩之人,若是詩做的好便能入仕,那某家定能拔得頭籌。”隔壁一張桌上傳來一句沒頭沒腦的評價,楊二等人轉頭看時,原來隔壁桌上一客人正背對眾人邊吃著幾樣小菜邊喝著小酒。看得出也是一青年學子,只是有些孤僻不合群。

“你也會作詩?我不信。”小李世民有些氣憤的跑到這個人的跟前,瞪著這人問道。

“作詩有何難?聽著:大道往來客,湮沒風塵裡。幾人能解得,名利甚滋味?城外土饅頭,餡草在城裡。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這人隨口唸道,唸完又夾了一口菜放入嘴中,緊跟著又往嘴裡倒了一口酒,一時自我感覺良好,美的晃頭晃腦起來。

“你這是詩?可有名?”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詩體的小李世民難以相信,這與他學的詩完全不同,不禁連問著。

“這詩名為《做個球官》,呵呵呵呵~”這人用四川話說出4個字,小李世民竟然沒有聽懂他說的是什麼,一臉的懵逼看著這人。

“世民,回來。莫去攪臊別個喝酒。”楊二忙叫著李世民。

“這位公子口音中帶有幾分蜀語,不知是益州何方人士?”也許是到了這個地方距離益州不遠,周圍人們的笑談言語中都帶有較為濃郁的川音之故,楊二此時說出的話,也多少帶著一些蜀地方言的味道,竟被這人給聽出來了。

“哦!某姓楊,家中行二,祖居京城,非是益州人士,此番出行只為去成都尋親訪友,這一路聽得蜀語多了,便帶了些罷了。在下冒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