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部分

三保要了小羊的胃。

小羊小牛的胃裡有很多消化酶,其中一種是凝乳酶,即使把胃風乾了,刮擦胃壁得到的粉末中還含有豐富的凝乳酶,加入鮮奶之後,就能讓奶水中的蛋白凝固和乳清分離。

易弦分成兩次製作乳酪,是想觀察用等量羊奶做出的兩種乳酪在品質上有什麼不同。

竹筒裡還剩下一些羊奶,易弦倒進一個玻璃罐中,擰緊瓶蓋之後,用一塊大紗布包住,在罐子底和罐子頂部各系一根草繩,然後,兩手抓住紗布兩端向外旋轉晃動,紗布擰緊了之後鬆開手,讓罐子自由轉動,等轉動停止之後,再抓住兩端旋轉晃動,讓紗布擰勁兒,如此反覆十幾分鍾後,開啟紗布,玻璃罐裡的羊奶已經出現了許多小疙瘩,那些,就是羊奶黃油了。剩下的液體是酪漿,也就是buttermilk。

擰開玻璃罐,分離黃油和酪漿buttermilk,把黃油放在紗布中再擠一擠水分,把它放在一個小竹盒子裡壓成長方形,黃油就做好了。

雖然叫“黃油”,但是羊奶做成的黃油並不是淺黃色,而是象牙色,略微有一點黃暈,聞起來香極了。

五月的夜晚還是挺涼的,黃油放在室外,半個小時候就變得硬硬的了,這時再切成小塊,一些放在地窖裡,一些留著待會兒當夜宵。

這時已經快十點了,何田拿了幾片乾麵包,放進烤屜裡稍微加熱,塗上一層剛做好的黃油,麵包又焦又脆,黃油細膩香濃,單是這麼吃就很有滿足感,再塗上一層藍莓果醬,那就更美妙了。

因為製作的時候並沒有放鹽,所以做好的黃油要儘快吃完,即使放在地窖裡,最好也是在一週內就吃完,不然,味道就變了。要是放了鹽,保質期就能再增長些。

到了第二天,懸掛了一夜的乳酪可以進行下一步製作了。

開啟紗布,裡面是雪白的碎渣狀乳酪粒,柔軟細膩,可以像揉麵團一樣揉成各種形狀,或者放在模具裡成模,還可以加入果仁和果乾調味。

易弦選了些杏幹,切成小顆粒,和一塊乳酪揉在一起,揉勻之後再搓成四五厘米的長條,用小刀切下手指厚的一片,遞給何田,“你嚐嚐。”

何田昨晚吃黃油麵包時就被征服了,這時再品嚐一口杏幹羊奶乳酪,只覺得滿口濃香,杏子的甜味和羊奶的醇厚香甜混合得恰到好處。

易弦自己也吃了一塊,挺滿意的,“怎麼樣,等我們的羊長大了,每天都有差不多兩升羊奶,就能天天吃到乳酪了!”

他接著又挑了一塊生薑,只要較嫩的部分,削掉皮,切成小粒,和杏幹一起揉進乳酪裡,也同樣搓成長條。

何田嚐了嚐,覺得這種放了姜的更加好吃。羊奶和杏幹都有甜味,吃的時候不覺得,吃完之後回味就有點膩,生薑剛好可以中和這種膩味,姜的香氣和杏子也搭配得很奇妙。

之後,易弦又切碎了幾片香蔥葉子和水芹葉子,再加一點點鹽,和乳酪揉在一起,搓成長條之後,還磨了些竹炭灰撒在案板上,乳酪條在灰中滾上幾滾,表皮就變得灰亮。

這種鹹味的乳酪何田不太能欣賞,但卻是易弦自己最喜歡的。

配著剛做好的不同滋味的乳酪,再切幾塊厚厚的燕麥麵包,來一杯熱騰騰的竹葉茶,這頓充滿了熱量的早飯吃完,直到下午都不覺得餓。

吃完早飯,天光大亮,何田和易弦精神抖擻,開始著手蓋羊圈的工作。

昨天看到那對做玻璃窗的夫婦製作窗子的情形,兩個人大受啟發,一直在討論。結論是:要想提高工程速度,就得使用標準件。

什麼是標準件呢?就是尺寸統一的元件,比如做窗戶夫婦所用的木格條。每根一米長,截面尺寸一致,每隔十五厘米有一個梯形凹槽,這樣,如果要製作長度少於一米的窗子,只要鋸掉多餘的木格就行,如果要做更長的窗戶,那就續上木格。

何田之前做的用來蓋房屋外牆的榫卯型板塊,就已經有這個標準件的雛形了,但是當時她的思路還沒有這麼明確。其實,尺寸一樣的陶磚,也是種標準件。

何田重新畫了圖紙,修改板塊的樣子,又抱來幾塊麻草混凝土磚,和易絃動手蓋了一會兒,再討論一會兒,也重新畫了圖紙,另做新模子。

重新設計的麻草混凝土磚長度增加到七十五厘米,寬十五厘米,高也是十五厘米。磚塊內部分為三個空心格,磚層的厚度是三厘米,磚塊一端凸一端凹,砌牆的時候,磚塊頭尾相接,就能緊緊鎖住。需要不同長度時,只要沿著空心格層切割,就能得到長度為二十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