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這可憐的南京政府真是窮到了骨子裡。由於當時西方各國政府根本不看好孫中山和南京臨時政府,都拒絕貸款給新政府。
恰恰在孫中山是最需要錢的時候,日本人伸出了橄欖枝,枝頭上掛滿了誘人的支票薄。為了及時爭取更大限度獲取長江中下游地區利益,日本人出奇地“積極”和“主動”。在日本浪人宮崎滔天、山田純三郎等人的撮合下,孫中山以蘇省鐵路公司、漢冶萍公司、招商局為擔保,準備向日本方面貸款。2月2日,以500萬日元為數額,孫中山以“中華民國政府”名義與三井株式會社正式簽約。訊息傳出後,國內輿論大譁,民眾極其憤慨,使得孫中山處於十分狼狽的境地。
大實業家、同時又是南軍政府的總長張謇,立刻致信孫、黃二人,苦口婆心地勸說:“凡他商業皆可與外人合資,惟鐵廠則不可;鐵廠容或可與他國合資,惟日人則萬不可。日人處心積慮以謀我,非一日矣,然斷斷不能得志。蓋(日本)全國三島,無一鐵礦,為日本一大憾事民國政府建立伊始,縱不能有善良政策為國民所謳歌,亦何因區區數百萬之借款,遺他日無窮之累,為萬國所喧矣!”
為表憤慨,張謇辭去實業總長的職務。遠在武昌的黎元洪,聞此訊不禁勃然大怒,電斥道:“前清屢次抵債,尚顧此區(漢冶萍)而不之畀,(今)乃民國新造,反棄此權利,恐清朝遺孽亦當笑人矣!”
他要求南京方面取消協議,並聲言要把參與對日本協議的盛宣懷等人(其實暗指孫黃)“判處死刑”。捅了如此大馬蜂窩,孫中山張惶,電告盛宣懷趕緊取消與日本公司的協議。沒過多久,日本大財閥阪谷芳郎提出“幫助”中國籌建中央銀行。條件是,南京政府向日本借款1000萬日元,以阪谷芳郎為銀行總監。集股成立後,資本金為日幣1億元,政府股份為3000萬元,以官有財產為股份證券抵押,年利率6%。這個擬議中的銀行,還有發行紙幣的特權,特許札有效期50年。
如此巨大的利益出賣,最終因南京政府的解散而未成事實。
可能不少人會茫然發問:日本人幹嗎支援孫中山,他們直接支援袁世凱不就得了?袁世凱日後不也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了嗎?
理由很簡單,當時的袁世凱,手握數十萬人強馬壯槍精的北洋軍。如果他迅速統一中國,這個國家會迅速強大起來,強大到日本人會心中害怕。如此一來,東方睡獅搖頭,小日本再不能在東亞耀武炫威。而孫中山呢,一直主張美國式的“聯省自治”,這種鬆垮聯邦形式在中國肯定會造成各省割據,而這正是日本希望看到的局面。
總之一句話,日本人就是不希望一個團結統一的大中華帝國出現在它身邊。
197馮國璋北調
攻下山海關之後,引起了滿清朝廷極大的恐慌,袁世凱心裡也開始有些沒底了,這個徐天寶的胃口到底有多大?
不過,早就百鍊成精的袁世凱隨即發現其中的機遇,於是眉毛一挑,計上心來。老袁最懂得權術,雖然他現在是總理大臣,但是深知槍桿子裡出政權的袁世凱明白,如果不能控制著軍隊,主持責任內閣也沒有用。所以他在組閣的同時,就要把北方和北京的軍事大權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他已經取得了近畿北洋各鎮和毅軍薑桂題等的節制調遣全權,可是北京城內還有軍諮府大臣載濤(宣統的叔父,載灃的兄弟)統率的禁衛軍,這個禁衛軍在北京就足以使袁不敢恣意作為。
這支禁衛軍是載灃做攝政王放黜袁世凱以後組成的,可以說組織這支軍隊的目的完全為了保護滿族親貴。是攝政王載灃開始監國時編練的一支是皇室親軍,是一支捍衛宮廷的重要武裝力量,擔任訓練大臣的載灃、鐵良等均是皇室貴胄。其中除第三標是漢人外,其餘全是滿人,共一鎮一協,計一萬二千人。袁世凱掌握軍政大權後,禁衛軍仍掌握在滿族少壯派親貴載濤手中,讓袁世凱不無忌憚。
東暖閣裡,隆裕太后召集一班重臣商議對策,袁世凱進入東暖閣之後,正欲下跪拜見,載灃一把拉住他:“免了,免了,商量正事要緊!”
袁世凱抬眼望去,攝政王愁眉緊鎖。一時間彷彿老了十歲,良弼、鐵良等一干朝廷重臣都在,眾人都是愁眉不展。
載灃苦笑一聲:“南方兵變未定,這下倒好,連祖宗龍興之地又冒出一個什麼復興黨。”言語間頗為哽咽,幾欲垂淚。眾人之中恐怕只有奕劻和袁世凱心裡最明白,朝廷是為了方主袁世凱一家獨大才栽培徐天寶的,現在反倒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載濤瞟了徐世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