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很滿意。
記得自已剛穿越來明朝,在寧遠城裡的時候,曾經跟一位……80歲的老鐵匠……有過一次讓他記憶深刻的對話。當時的對話內容是:
“老人家,你幸福嗎?”
“你大聲點,我聽不見。”
“你……幸福……嗎?”
“你大聲點,我聽不見!”
“你……幸……福……嗎?!”
“我可以說粗話嗎?”
“這個……不可以。”
“哦,那我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
由此可見。
現在平壤的鐵匠們,確實比以前寧遠城裡的鐵匠幸福了很多。
……
出了蒸汽機打鐵作坊,就進入了鑽孔作坊。
又是幾十臺蒸汽機排成一排。
然後工匠們將需要鑽孔的部件固定在鐵架底座上,開啟一開關,鑽頭就開始呼嚕嚕地轉。
上面還接了個管子,管子裡有油往下流,剛好流在鑽孔的部位,這是散熱用的。
而那些鑽頭,用的是鎢鋼合金材料。
這個效率,應該比之前的手動工具鑽孔高了30倍都不止。質量是可靠性,也要好很多。
王昊沒有再問他們幸不幸福。
但是,從他們滿面紅光的笑臉上,也可以看得出他們是幸福的。
……
出了鑽孔作坊就到了磨床車間。
然後,就是切削車間,衝壓車間、螺絲車間、紡紗車間、織布車間,各種成品車間。
大概估算了一下,一共15個車間,大概有400多臺蒸汽機在運轉。
而這15個車間,只佔整個工業園區的10%都不到,其他的廠房車間都還正在建設當中。
如果全部建設完成,這個園區的產值,應該不會低於……整個大明朝廷……收上來的稅收。
這就是工業和農業之間的差別。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
無商不活,無軍不強。
……
這個工業園區還很小。
相比於後世的蘇州工業園區,其規模還不到百分之一。
不過,這卻是王昊在這個時代的希望所在。
因為它意味著……工業革命的開端。
從此往後,王昊治下的科技將迎來井噴式發展,綜合國力也將得到迅猛的發展。
全面碾壓西夷。
也是指日可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