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英、美駐上海的20餘家洋行借洋槍隊助清廷擊潰太平軍收復蘇州之際,聯合請求允許他們築造一條自上海至蘇州的蘇滬鐵路。時任江蘇巡撫的李鴻章雖然有意,但懾於舉國士大夫對西方技術的集體抵制,不敢擅自作主,只好將事情推給了朝廷。最後的結果,是朝廷讓李鴻章轉告西方商人們:只有中國人自己建造和管理鐵路,才會對中國人有利;同時中國政府不能容忍在內地僱傭大批的外國人。實際上,所謂必須由中國自己來造鐵路的回答只是一種託辭。一晃十多年過去了,朝廷懾於保守頑固派的強大壓力,仍無意自造鐵路。
第二百零八章李鴻章
“將來這鐵路,只怕也得著落在他身上。”李鴻章望著“威遠”艦,自言自語的說道。
周馥聽到李鴻章的話,略感詫異,正待細問,卻見遠處一行車隊緩緩向碼頭駛來,心知是林義哲到了。便和李鴻章一道迎了上去。
想到李鴻章現巴巴的在這裡等著,就是為了要和林義哲見上一面而不被言官彈劾,周馥禁不住暗自嘆息。
林義哲自歐洲歸國時,奉命進京陛見述職,是以乘“威遠”艦直駛天津。按常理說,林義哲和李鴻章書信來往多時,且因曾國藩李鴻章保舉之故,關係可以說非同尋常,林義哲到了天津,自當前去拜訪已是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的李鴻章,或是李鴻章迎接林義哲略盡地主之誼。但林義哲卻沒有前去拜訪李鴻章,下了船便直奔京城,而李鴻章也沒有去迎接林義哲。二人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互不見面,似有默契一般。
而林義哲在京陛見述職完畢,回到天津時,也依然沒有去見李鴻章的意思,李鴻章也沒有向他發出任何邀請,只是應朝廷之命為林義哲準備補給,預備開船。
最終李鴻章決定,藉著這個機會在碼頭和林義哲見面。
周馥明白,李鴻章之所以如此,是為了不給清流們落下參劾他們結黨營私的把柄!
而林義哲出奇的配合李鴻章的舉動,也是為了同樣的原因!
正如周馥想的那樣,此時在馬車中的林義哲,想到即將和李鴻章的會面,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從穿越以來到現在,他已經能夠深深的體會到,身為洋務派“中流砥柱”的李鴻章,所面對的,是何等強大的頑固保守勢力了。
“大人,碼頭到了。”趕車的馬伕在外邊對林義哲說道。
林義哲下了馬車,看到頂著寒風佇立在碼頭的李鴻章和幾位天津地方官員,心中不由得有些激動,立刻快步的迎了上去。
此前多少時候,林義哲就曾無數次的設想過二人見面的場景。
而在那一次見曾國藩的時候,他也沒有象現在這樣激動。
那名叱吒風雲近40年的“晚清第一人”終於出現在了林義哲的面前。
林義哲急步幾下趨前,李鴻章看到他竟然象是要跑了過來,先是一愣,接著便微笑起來。
“李鴻章必為數千年中國歷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李鴻章必為十九世紀世界史上一人物,無可疑也。”——以那位被教科書收錄了的名作《少年中國說》的梁啟超之清高倨傲,亦要給此時林義哲眼前這個與他梁啟超“於政治上為公敵,其私交亦泛泛不深”的晚清第一人以如是評價!
想到李鴻章後世被主流史觀者們冠以“賣國賊”的名頭——幾乎是言賣國賊則必稱李鴻章,林義哲的心又是一痛。
心情略顯沉重的林義哲仔細打量這位幾乎堪稱半部中國近代史的晚清名臣——眼前的李鴻章額大面方、額角高聳、長眉下是一雙黑灼灼的眸子,眼角微微上翹,鼻頭圓潤,耳大貼腦,口形方闊,兩唇上下齊平——一言以蔽之,這絕對是一張讓人過目不忘的面孔,和他之前在原來時空看到的歷史老照片有著很多的不同。
現在已經是1873年的1月,按公曆算,生於1823年2月15日的李鴻章此時已經步入了人生的第50個年頭。想到此時離他甲午折戟還有20多年,林義哲的心略略安定了些。
李鴻章也好奇的打量著面前的林義哲,他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的眼角似乎有淚花閃動,不由得愣了一下。
冬日的上午,陰霾的天空沒有多少陽光,此時林義哲的心也像灰色的天空一般,沉甸甸的。
因為他的眼前,彷彿放電影一般,出現了李鴻章一生的多幕場景。
黃海面上,甲午的殘夢早已消失殆盡,唯有點點落魄的灰煙,李中堂五年來從未大張旗鼓的回來過,看他親手搭起的炮臺,看他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