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惡的信長實在是太可惡了……
他悻悻的收起摺扇,突然加快步子離開了廊間。
……,……
回到京都以後,信長於六月十日前往清涼殿覲見天皇。作為正四位下的殿上人,他有這個資格。會面的過程,自然是脫不了俗套:信長向天皇稟報此次畿內平亂的過程,呈上立功之人的名單,然後天皇透過左大臣某之口,對信長的忠謹誇獎一番(關白不參加御前奏對,天皇不發表任何實際意見),或許天皇還會以御口鶴音嘉言(虛言)撫慰幾句。接下來就是升敘官階、頒下官職之事,並且褒獎有功之臣。
信長因為功勳蓋世,升敘從三位參議、右近衛大將;織田信忠身為副將,功勳卓著,由秋田城介升任出羽介,但因為資歷尚淺,暫不升敘官階,維持在從六位下;我和柴田勝家,一為偏師大將,一為主力先陣,皆由從六位下升敘正六位下,官職維持不變;塙直政平定南河內國,勸服義昭開城,升敘從六位下治部大丞;佐久間信盛平定北河內國,出任右衛門尉,暫不敘位階;最後一個比較奇怪,居然是沒有參加戰事的林秀貞,和佐久間信盛一樣,他的通稱官職也得到了落實,成為實實在在的林佐渡守。
這些官職中,信長和信忠的官職都非常有深意。信長的參議,是晉升公卿的起步官職,右近衛大將,正好與室町幕府將軍獲得一定威望後、通常所擔任的左近衛大將一職相對應,標誌著朝廷承認織田信長取代了足利將軍的地位。信忠的秋田城介、出羽介,都是從前東北地區鎮守府將軍配下屬官的職務,而鎮守府將軍一職,就是徵夷大將軍的前身。
至於林秀貞,大概是為了表彰他一年來為信長鑄造判金的功勞吧說起來很有些巧合,他因為鑄造判金而獲得了佐渡守的官職,而後來德川幕府所開採的最大金礦正好就在佐渡國……不過,那是二十年後的事情。也就是說,目前佐渡島雖然在上杉家支配下,上杉謙信卻不知道那裡有日本國數一數二的大金礦,只是在島上的鶴子銀礦扔了少量礦工,每年開採兩三噸白銀而已(價值一萬數千貫),遠遠沒有達到德川幕府時期最高四百公斤黃金、四十噸白銀的年產量。
當然,什麼官職什麼位階都是虛的,最重要的還是役職。
這天中午,織田家出陣的諸位重臣、畿內各家大名和豪族濟濟一堂,按照各家的格付,分別坐在廳中劃出的對應格線間,一起向信長拜服行禮。
“諸位辛苦了”或許是因為發自內心的喜悅,信長的聲音十分洪亮,而且少見的和藹,“此次得以平定畿內,諸位實在是出力良多。其中的詳細情況,我已經向朝廷稟明,即使是陛下,亦為之感念不已啊~~”
“臣等何幸微名竟得邀陛下天聽”眾人再次一起拜服。
“唔,”信長老實不客氣的點了點頭,彷彿他就是天皇本人似的,“但是,現在還遠沒有到安享太平的時候。世間還有不少狂妄悖逆、不敬朝廷之人,所以諸位還要準備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來”
如果說看到信長的這番作派,會有一些人暗地腹誹不已,那麼聽了他最後一句,估計也都消散了吧……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不久意味著更多的領地、更高的役職麼
“是。請(主公)右大將殿下儘管吩咐”眾人再次同聲應道。
看到眾人這個反應,信長自然是非常滿意。
“在此之前,要先轉告諸位一件事情,”他摸了摸唇邊的髭鬚,“足利左中將的嫡子,幾天前已經於興福寺出家修行了。”
這個……我心裡稍稍泛起了嘀咕,估計很有一些知情人和我一樣。
足利左中將,世間只有一個,那就是前將軍足利義昭。他的嫡子昭若丸(足利義尋),去年九月二十二日出生,島現在還不滿一歲,居然就被迫出家了……信長還真是做得出來啊
我忽然想起真正的吉良景次郎。他的遭遇,也正是這個樣子的。
但是我發現,坐在最前排右側的足利義周卻是露出了喜色。這讓我覺得有些可笑,然後又有些可憐。真是,以為信長讓義昭的嫡子出家,是為了給你騰位置麼?那是不可能的。如今他的地位,已經得到了朝廷的承認,不需要掛什麼幌子了,怎麼還弄不清楚狀況呢
“這真是莫大的緣法啊”他旁邊忽然有人讚歎道。
我定睛一看,原來是松永久秀。他和足利義週一樣,都是從四位下的位階,因而得以坐在最前面一排。
“的確是莫大的緣法,”松永久秀重複道,向信長拜服了下去,“當日左中將在興福寺修行時,多勞筒井殿下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