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很多場戰鬥後,卻輸掉了一場大的他輸掉的不僅僅是一場戰鬥,還是一場戰爭。
第二部新的開始
5 公司: 喬布斯的 “下一站” 107
看起來,史蒂夫又再要求NeXT公司設計的新型電腦一定要做到非常完美了,但他的這種完美要求,無異於“宣判”了這種電腦的“死刑”。
6 進軍好萊塢 118
正當他的公司迅速垮下去,很多人都預料他會身無分文地流落街頭的時候,史蒂夫卻絕處逢生了。
7 攜手迪士尼1 36
史蒂夫與電影動畫製作史上最出色的公司簽訂了3部動畫電影的製作協議,這份協議拯救了他和他的公司,這份協議也使史蒂夫實現了做夢都想不到的成功。
8 重返“蘋果” 1 61
史蒂夫在被自己建立的公司趕出去13年後,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公司,他不僅僅是回來了,而且是帶著復仇的架勢回來的。
第三部 東山再起
9 億萬富翁1 85
好像突然之間,史蒂夫·喬布斯賬面上的財富就達到了讓人驚羨的程度。他成了名副其實的企業巨頭。
10開創領域200
史蒂夫仔細分析研究蘋果公司的衰敗之後,他意識到蘋果公司必須要抓住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浪潮。現在蘋果公司必須要生產出一種更加實用的電腦。
11 我的地盤_:iPod、 iTunes 21 1
一個人如果不能改變自己的思想,那麼他只能成為過去的奴隸。史蒂夫一直在努力不當過去的奴隸。
12 巨人之爭231
“如果你可以把他們兩個關進一間屋子裡,他們毫髮無損地出來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的。”事實上,史蒂夫·喬布斯與邁克爾·艾斯納之間的這種衝突幾乎是註定的。
13 輝煌時刻250
一大批他的仰慕者、眾多的投資者、無數的音樂愛好者、數以億計的電影愛好者和數字化時代的年輕人都已經變得沒有耐心了,因為他們都想看看史蒂夫下一步將征服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尾聲259
致謝265
註釋269
第一部 怒放與凋零Flowering and Withering
1 人生起步
可以確切地說,史蒂夫心中總是裝著他的蘋果電腦。從更深層次上分析,他的成功是由於其內心懷有一種深切的不安全感,正是這種不安全感使他必須出去闖蕩以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另外,由於他從小就是被收養的孩子,他的行事方式並不被大多數人所理解。
——史蒂夫·喬布斯的好友丹·科特克
一般人對周圍的變化都不會怎麼留意,作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和擁有一種文化的美國來說,在人們的心目中也是這樣的。 20世紀的美國可以說是飽經風雨: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衝擊後,跟著的就是50年代的惆悵、60年代的震盪以及七八十年代社會結構的變化,到了90年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導致了社會的混亂。就這樣,數十年的巨大社會變革導致美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種變革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思考以及娛樂方式,甚至包括戀愛的方式。現在看來,當時這種社會習俗的變革是不可避免的,它對人們傳統思維方式的衝擊也是始料不及的。
但有一樣東西即使在喬布斯出生後也沒有發生變化,那就是收養小孩。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收養小孩在美國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且所收養的小孩的年齡比現在要小得多。這種差別可以簡單地這樣解釋:那個年代,做單身母親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再加上墮胎也是違法的,即使能這樣做,也會危及大人的生命。因此,在50年代,對於已經懷孕的單身母親來說,有一種可行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把新出生的嬰兒託付給別人收養。一些為無兒女父母服務的機構,同時也照顧懷孕的單身母親,有點像村舍經營的產業。
史蒂夫·喬布斯就出生在那個年代,那是1955年2月24日,他在加利福尼亞的舊金山出生了。實際上,直到喬布斯長大後,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在他出生後不久,這個“無名嬰兒”的母親就把他託付給舊金山的一對夫婦收養,這對夫婦就是保羅·喬布斯和克拉拉·喬布斯,他們十多年來一直希望能夠收養一個孩子,但一直未能實現這一願望。
史蒂夫的養父保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