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章 回到華夏故鄉

說要拿著自己的作品找權威人士當推薦人。

雖然王家是貴族,世代為官,在京城也有不少人脈,但王維在京城跌跌撞撞漂了三年,也只是混個臉熟,沒有找到“硬人”。前途渺茫,孤苦難捱之時,不料這首詩給自己引出一位貴人。

這位貴人便是皇帝李隆基的弟弟、岐王李隆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個李隆範,很有些來頭。他本來是唐睿宗李旦的第四個兒子,他的老爹李旦第一次當皇帝時,他被封為鄭王,後又改封衛王。他老爹被武則天脅迫讓位後,他又被封為巴陵郡王。公元710年,他的三哥李隆基聯合他的姑姑太平公主,發動宮廷政變,他老爹又復位唐睿宗,他就又封為岐王。

公元712年,他的三哥李隆基與他的姑姑太平公主因爭權奪利又開始二次宮廷政變,李隆範積極參與支援三哥李隆基,並在誅殺蕭至忠、竇懷貞等要人中立了大功,加封太子少師。還當過絳州、鄭州、岐州的刺史。為規避玄宗皇帝的尊諱,他改名李範。

岐王是皇帝唐玄宗的親弟弟,又是參與政變的功臣,位高權重,炙手可熱。但李範自幼熱愛文藝,喜好風雅,還熱衷於收藏書畫。常常在岐王府舉辦沙龍或者帕蒂,身邊團結了大批文人雅士,大有文壇盟主的意思。《舊唐書》記載“範,好學工書,雅愛文章之士,士無貴賤,皆盡禮接待”。

從蒲州來到長安的王維,自然要想盡辦法去拜“岐王”這個大碼頭的。但岐王身邊已經裡三層外三層的圍著各色人等,哪能是你想見就能見得到的?

在長安苦等苦熬了三年,不知道碰了多少次岐王府門房僕人的冷釘子,也沒有踏進岐王府。

直到這次這首詩引起岐王注意,才算終於踏進岐王府的門檻。

岐王見到王維。一看身世,哇,太原王家,五大貴族之一;一看風度,彬彬有禮,瀟灑俊美;一首詩歌,意境高遠,別有韻味;一聽琵琶演奏,聲情並茂,技法純熟;一看繪畫,遠山近水,如在眼前。岐王大有相見恨晚之慨,連忙讓僕人看座,待為上賓。

從此,王維就成了“岐王宅裡尋常見”的常客,就連岐王出去遊玩或者奉旨出去避暑,也不忘帶著王維。

王維,自己有才,又有貴人加持,從此一路開掛,於唐開元九年,二十一歲進士及第,而且還是個狀元。

為什麼提起王維,因為王維是郭濤上一世唯一:()狂飆,我賣房子賺了幾萬億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