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沙檁被老爹給挖出來了,結果,他就沿著那河道,往自己地裡給延伸了一下,把下面古河道里的沙子,全部給拉走了。
天良記得當時,家裡叫來了很多人幫忙,老爹用這些沙子,脫了很多磚坯,這些磚坯晾乾之後,又拉到梅龍鎮三個燒磚窯裡,燒十幾窯磚頭,不過,那些磚頭,都是藍色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利用這些磚頭,才蓋了老家的房子,只是現在已經被果兆華給推倒,蓋了小別墅出來。
而北溝地邊上的河溝邊,現在被老孃種了滿滿一坡的北瓜。那時的雨水還是很多的,邊上是北瓜,溝沿是上老爹種的護土坡的芭茅,還有長得極其高大的蓖麻樹。
下面是爬得非常兇猛的北瓜秧,地裡種了一地紅皮白瓤的紅薯。其實,站在這北溝河溝的西岸,由於被蓖麻和芭茅阻擋,就算經過那邊的人們,也是看不到下面長的北瓜的。
除非那些北瓜秧不聽話,爬到了芭茅棵之外。雨水多的時候,下面的深溝裡,就積了半槽雨水,往越北,那水就越深。
那時候,一過星期天,老孃就叫上天良,去北坡地裡翻紅薯秧。天良對於幫著家裡幹農活,從來都不推辭,所以,一起擓著大筐子就去了北坡地。
那裡的紅薯秧長得特別的好,也特別的厚。從南頭開始翻,把那些從根部往外發出來的眾多紅薯秧給翻起來,捋直了,過於稠密茂盛的,再給掐掉幾根長藤。
就這樣,從南往北,慢慢地翻起來。那時候,雨水是真的多,紅薯地裡,好像從來都沒有見過地面幹過,也可能是那紅薯秧長得又密又旺。
天良記得很清楚,這紅薯秧裡,那種各種大小,各種顏色的蟋蟀,就是蛐蛐,多得不計其數,一翻起一窩紅薯秧,那些蟋蟀就會跟下暴雨一樣,到處亂蹦。
很多都直接跳起來撞到天良的身上,臉上,胳膊上,有的還會展開白色的翅膀到處亂飛一氣,很可能這與當時不怎麼用農藥有關。
而且這紅薯地裡,那些一跳起來就會飆出一泡白亮亮的熱尿的青蛤蟆也是相當的常見。
還有能經常遇到,那些在紅薯秧裡鑽來鑽去的菜長蟲,也就是沒有毒的長蟲,這些長蟲都很長,而且長得特別的肥,一感覺到有人動了這些紅薯秧,它們就會迅速爬跑。
有時還會留下一條皺巴巴的長蟲皮,天良見過很多次,不僅僅在這紅薯地裡有這些長蟲,就連棉花地裡,包穀地裡,綠豆地裡,他都見過。
現在這北坡地裡,他只是看到過很多已經被雨水澆爛的,幾乎膩在了泥土裡的長蟲皮,卻沒有看到什麼長蟲。
可是,在天良蹲下身子,很努力地往北一個勁地翻著紅薯秧時,汗水流出來,一下子就醃了眼睛,天良直起身擦眼睛時,就看到那高大的蓖麻樹枝杈間,有一條很花的長蟲,在那裡臥著,好像正盯著一個老扁螞蚱蠢蠢欲動。
他就彎腰,從下面的泥地裡,抓了一把溼泥土,在手裡一捏,那泥土就自然成形,然後朝著那花長蟲水扔了過去,一下子就砸到了那闊大的蓖麻籽葉上。
嘩啦一聲,那花長蟲一個驚嚇,就掉到了下面的北瓜秧裡,然後不知所蹤。
接著翻紅薯秧,邊上老孃負責,每到了一窩北瓜秧邊,她都會把那些北瓜秧給翻起來,打了頂,然後給順著地邊南北一擺,對於結出來的小北瓜,則是薅一把草給蓋上,也算是做個標記,下次來給摘了拿回家炒菜吃。
天良很有記憶,老孃種的那些北瓜,幾乎沒有圓溜溜的草墩,都是彎彎長長的牛腿北瓜,這些北瓜,如果一直放任它們長下去,一個都能長到好幾十斤重。
由於老孃種的北瓜太多,家裡根本吃不完,為了讓這些北瓜長老,將來能把瓜籽挖出來留種,老爹就特意選了十幾個,在這些北瓜下面用鐵鍁挖出一個不太深的壕溝,留出瓜蒂的部分,其他的用土給鬆鬆地掩上。
結果,到了七八月間,紅薯都已經鼓出了大包的時候,老孃特意扒出來一個這樣的北瓜檢視,結果就發現了,這些北瓜,竟然又長大了很多,粗細都賽過邊上的電線杆了。
:()淨身出戶後,我在亂葬崗成了鉅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