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等宋舒仔細琢磨出宋常青的升職究竟有何門道時,時間已經悄然來到了十月初三這天。這一天,宋常青正好休沐在家。而宋舒呢,經過這幾日的思考,她心裡也盤算著差不多到了應該返程的時候了。畢竟,如果能加快行程趕回去,就可以與宋大海、林氏以及許久未見的小宋彥一起過上一個熱熱鬧鬧的團圓年啦!
然而,大家都還沉浸在即將見面卻又要面臨分別的那種複雜氛圍之中,尚未完全回過神來呢,來自京城的百里加急快報猶如一道驚雷般炸響——原來是要宣召秦文軒速速回京!不僅如此,一同抵達的居然還有宋常青的調令。
原本各自分散的眾人這下子能夠一塊兒踏上歸途了。於是乎,大家紛紛聚攏在那張桌子周圍,目光齊齊落在那道詔令之上。細細研讀之後,才明白其中的大致意思:原來當今聖上龍體欠安,病情嚴重,所以急召六殿下回宮前去伺候照料。當然啦,這些所謂的理由不過都是一些場面上的說辭罷了。想那皇宮大內之中,怎會缺少人手去侍奉照顧皇上呢?無非就是希望六殿下回到皇帝身邊,或許能讓皇帝見了他心情愉悅一些吧。
可是,令人疑惑之處便是,皇帝怎麼會突然間病得如此之重呢?宋舒不禁暗自思忖起來。她回想起自己離開京城之時,根本未曾聽聞有關皇帝病重的半點風聲啊!難道說是突發了某種惡疾不成?按理說,皇家擁有著全天下最為高明的太醫團隊,他們隨時隨地都會為皇帝調理身子、定期診脈。按常理推斷,即便真有疾病來襲,也不至於這般兇猛啊!
宋常青接到傳召要回京城,但具體將擔任何種官職卻尚未確定。這讓宋舒感到十分困惑,她怎麼也想不明白皇帝為何會突然想起宋常青。難道真如眾人所猜測的那樣,認為宋常青才華出眾,想要讓他回京大放異彩、施展才能嗎?然而這種可能性似乎微乎其微。畢竟,如果僅僅是看重一個人的才華,大可不必如此匆忙地召回。況且,一般來說,當人生病時,首先應該做的難道不是廣泛召集天下名醫前來診治,以確保這位全天下最為尊貴的皇帝陛下能夠安然無恙、保住性命嗎?
若是此事與某位皇子有關,那麼究竟是誰在背後操縱著這一切呢?正當眾人為此事苦思冥想之際,驛站傳信之人剛剛離去不久,代主回京覆命的宋一便匆匆趕到了。
“四皇兄?”秦文軒見到宋一後,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只見宋一微微點了點頭,算是回應了秦文軒的問候。原來,自秦文景的腿傷被宋舒悄悄治癒之後,他們尋得了一個恰當的時機對外公佈。訊息一經傳出,皇后欣喜若狂,立刻大擺筵席舉辦慶祝宴會。短短數日之間,這件事情就在京城之中傳遍開來,幾乎是人盡皆知。而在此之後,四皇子也逐漸開始在皇帝面前嶄露頭角。其實,四皇子這些年來在太學中的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只可惜由於腿部有傷的緣故,時常令人為之惋惜和慨嘆。
皇帝問及何人醫治,秦文景也未出賣宋舒,只說是神醫雲遊,已離開京城。
皇帝腿又不瘸,於是也就沒再追問。
“所以我父皇病倒之後,竟是將朝堂之上的諸多事務交予了四皇兄去處理嗎?”秦文軒的腦筋轉得極快,只一瞬間便領悟到了宋一所想要表達的關鍵之意。只見宋一面色凝重地點了點頭,表示肯定。
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宋舒忽然開口問道:“那麼,太子殿下和恭王殿下對此又會作何反應呢?”儘管她並未明言,但在場之人心裡都清楚,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故,這二位定然是恨得咬牙切齒。
想當初,他們原本只需與那位權傾朝野的皇后相互爭鬥即可。而九皇子年紀尚幼,尚未能參與到這場權力的角逐之中。只要能夠確保九皇子無法登上皇位,對於其他幾位年長的皇子而言,一切皆還有轉圜的餘地。畢竟,按照祖制慣例,皇帝冊立太子之時,往往都會優先考慮長子。而他們這些妃子們,在年輕時無不是深得皇帝的恩寵,個個皆是皇帝的心肝寶貝。然而,究竟該立哪一個兒子為太子,實在令人難以抉擇。最終,皇帝索性選擇了最先出生的孩子作為太子,如此一來,倒也算是順理成章之事。畢竟,論及排行,他們二人可都是居於前列的。
可是如今,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平日裡默默無聞、備受冷落的老四竟然突然間嶄露頭角,得到了皇帝的重用。這讓之前那些對老四毫無防備之心的人不禁懊悔不已,難道這隻能歸咎於他們自己太過愚蠢嗎?恰值此刻皇帝病重,身體每況愈下,朝堂之上頓時風起雲湧。太子黨的勢力與恭王黨的人馬展開了一場激烈無比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