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日聖旨令即刻開拔,而王九還要準備?
二十日,遼東經略府的王命旗牌又來!隨同王命旗牌而來的,還有喬一琦所率的兩千騎兵。
王九耍賴。三天!還給三天的準備時間!要麼,你們就將我部當叛賊剿了!反正嘴長你們身上。
兩千騎兵剿滅王九的三千弱軍,應該夠了!但不保險。畢竟,兵雖弱將卻蠻強!你剿了兵卻跑了將?那反而蠻麻煩。
二十一日一早,又有從山海關而來的四千步兵,據說也是開赴遼瀋、救援瀋陽,剛好一道。
隨著這四千人同來的,是第二前聖旨:瀋陽危殆、即刻開撥。
王九百般無奈!
當天就起營拔寨,全軍開拔。很明顯,再不開撥?人家已準備好剿滅叛賊!而王九這三千弱兵,想打贏六千邊軍無異痴人說夢。
再說了!這種仗王九一是不願打,畢竟屬於自相殘殺;二是打贏打輸都是個死……
於是,二月十二才入營立威、奪權!二十一就出發。還練狗屁的兵?衛所兵的身子骨都還沒調整好!就這種隊伍?去跟建奴野戰!
他們已迫不急待……
騎兵、邊軍的步兵基本沒斷過給養,身體健壯。衛所兵那身體明顯瘦一圈!行軍怎能有他們快?
二十二日,王九率部走三十里後,停下紮營。
特點是:走路行軍慢吞吞!紮營倒快得起飛!等前後“隨行”的兩部反應過來?他們基本紮好營寨。
前後兩部由喬一琦統一節制!已升副將(副總兵)的他比王九官大一級,差人前來喊王九去他那回話。王九倒也直接:沒空。
喬一琦很快率眾前來問罪:遼瀋危急!你們卻故意避戰?
王九的回答很氣人:喬將軍去問問東林君子,他們什麼都會罵、能罵、敢罵,罵功天下第一的他們,卻絕沒個逼臉罵我怯戰。
“何故慢吞吞?”
“本來就不急!老子五百人守住不毛之地東陽堡,沒花幾個錢糧。他東林君子共花七八百萬兩!近二十萬兵守遼瀋!還有逼臉說形勢危急?”
“你敢抗旨?”
“不敢!走不動。”
“你就是抗旨!”
“隨你咋說。”
“來人!傳令…”
“喬一琦你給老子想清楚!或許你有信心滅了這三千人。但你問問自己,問問兩部將官!誰有信心留下我王九?”
“跑了又如何?天下之大,再無你王九容身之處!”
“嗯,喬一琦你明白人!是這個理,但老子死前也會滿天下宣揚!宣揚東林君子不要逼臉。而且,老子若沒死在遼瀋戰場,卻死於東林迫害?那遼瀋一旦真有事,我倒想知道:東林君子打算推誰出來當秦檜!”
“王九!你我雖有大過節,卻並無深仇大恨!本將更非因私廢公之人。你其他妖言惑眾之語!本將也不聽。就問你一句:怎樣才會加快速度!”
“很簡單,錢糧!”
“何解?”
“看看你們,一個個兵強馬壯!他們卻快半月沒絲毫給養。一路千里迢迢中,他們已餓死三百多!再不給錢糧過來,老子不走了。”
“你果然是反賊!”
喬一琦邊說邊看向傳令親兵!卻被身旁幾個將領拉住,有人以對面聽不到,他們卻都能聽的聲音勸說。
“將軍息怒!真攔不住,不說王九勇猛,就說他那七十個親兵!據說個個能打敗其軍中的千戶。
所以,即使我們犧牲不小,攻破其營寨後又如何?王九隨時可率眾衝殺而出,逃之夭夭啊。”
……
就這樣,以日行三十里速度,邊行軍、邊養軍、邊強化軍紀號令、邊領會熟悉一些戰陣,王九部又行軍了三日。
軍糧來了,六百石泛黃碎米!摻沙碎米先不說,泛黃證明黴米翻曬;六百石是飽腹十日的口糧。
已吃慣了好米和肉食的將士們,從沒如現在這樣,面前泛黃碎米有如此滔天之怒!個個都叫嚷著要扔掉這些垃圾……
當然不能仍掉!人不吃那也可餵馬。哪來的馬?會有的。
只是行軍要加速!
每天多走十里吧……
二十七日,王九部竟在海邊撿到三千匹挽馬?神仙保佑啊!
這下好了,不但黴米變廢為寶,而且,行李輜重不用背、抬著走了!行軍又能日快十里。
三十日,更好的事來了。聽說抗虜英雄率部上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