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意打定後,古壺睡得很香。
第二天早上,古壺來到侯戈屋裡,看見侯戈正在削一截木頭,他奇怪地問:“你在削什麼東西呢。”
侯戈指指一旁的鈴兒的已漸大起的肚子說:“給我兒子削一把木頭劍。”
鈴兒紅了臉說:“你怎麼知道是個兒子,要是個女兒呢?”
“女兒也學劍,還學剪刀!”侯戈固執地說。
“哈哈哈——”古壺笑了,他真為這位兄弟有個幸福的家而打心眼裡感到高興,腦海裡瞬間又冒出霞郡主的形像,他忙把手掌在眼前一揮,揮去了腦中的郡主。
古壺對鈴兒說:“鈴兒,抱歉,我又要借用你的侯戈了。”
鈴兒正色道:“古大夫說哪裡話?我們兩人的命都是你救下的,又給了我們一個家,我們都是你的奴婢,你想怎麼使喚都行,我們——”
“唉——不不不!”古壺趕緊擺手打斷鈴兒說,“你們不是我的奴婢,你們是我的兄弟姐妹,以後千萬不能再說這種話了,否則我真生氣了。”
“是,我說錯了,以後不說了不說了,你們說話,我出去了。”鈴兒低頭小聲認錯,匆匆出去了。
“古哥,要我做什麼事?是不是要去找那個醉丐?你說。”侯戈放下手上的木頭說。
古壺笑了,指點著侯戈說:“你這腦袋,越來越靈光了,是的,那個醉丐是個關鍵人物,即使他不是蟬族的人,他也與蟬族有關聯,你悄悄出去,如果找到了他,跟他聊聊,看他對蟬族關聯有多少,能帶他回來最好,帶不回也不勉強。”
“知道了,我收拾收拾就走。”侯戈說。
就在這時,門敲響了,古壺一看,是邢影,她帶來一個僕人模樣的男子。
這男子掏出一張請柬雙手捧上說:“古大人,我是烏老爺府上的僕人,我家老爺讓我給你送來這個。”
“噢,烏老爺有請?又是請吃飯?”古壺笑著接過請柬一看,是烏老爺和稻花村裡正共同邀請他兩天後參加城郊稻花村的水稻收割開鐮儀式。
這老傢伙,又想搞什麼名堂,本縣也正想會會你呢。
古壺對僕人說:“回你家老爺,這是勵農勵耕的大好事,本縣一定準時參加。”
“是,小人告辭。”僕人高興地跟著邢影出去了。
“古哥。”侯戈有擔憂地說:“我出去了,過兩天你去時叫上刀風帶上幾個人去吧,那個烏老爺都能烹大活人,指不定對你也——小心點好。”
古壺笑了:“放心吧,他現在還不敢對我怎樣,再說,我也不是軟杮子隨他捏的,你放心去辦你的事,不用擔心我。”
兩天後的清晨,古壺安排丁主簿留守照看著衙門,他帶上定伯,兩人兩馬出了城,輕快地朝十里外的稻花村而去。
一路上,看著成片成片金黃的稻田,古壺心不不禁感慨,這本是一方肥沃的水土,卻成了個著名的亂地,要治不好這橫頭,別說對不起百姓,也對不起這一方水土啊!
一路小跑,不到半個時辰,便到了稻花村口,老里正帶著一姓村民正在那裡等著,一見古壺到來,立即鑼敲起來鼓打起來,古壺本想制止這鑼鼓,想想又罷了。
里正拱手道:“縣令大人,稻花村的開鐮儀式有一百多年曆史了,這幾十年來都是烏老爺出資,我們稻花村操辦,縣令大人能賞光我們這民間儀式,我們真是榮幸之至啊!”
古壺拱手還禮道:“老里正,勵農勵耕本是官府職責所在,你們就算不請我,我知道了也要來的。”
正說著,只見烏老爺帶著幾十個鄉紳模樣的人走過來了。
“古大人光臨,滿田生輝啊!”烏老爺高聲說,鄉紳們也中嗡嗡地附和。
古壺大聲說:“烏老爺此話不全對,滿田生輝是對的,這光輝,是這豐收的稻穀發出的光輝,是農人辛勤勞作的汗水閃出的光輝,而不是哪個縣令大人或哪個富豪權貴之人帶來的,諸位,本縣這話對不對?”
烏老爺和眾鄉紳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全都愣愣地看看烏老爺,又看看他這縣令。
“鄉親們,你們說我剛才這話對不對呀?”古壺問里正身後的一群農人。
“縣令大人說得對。”農人中一個老者大聲說:“我們汗水落地摔八瓣時,老爺們正搖著扇子喝涼茶呢。”
“對對,縣令大人說得對。”鄉紳們嗡嗡附和著,卻都看著古壺,不看說話的老農。
烏老爺沒有附和,只淡淡地一笑,伸手請道:“大人,這邊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