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今僅有世子妃所生的一子,這突如其來的喜訊令他喜出望外。
女子紅著臉,略帶羞澀地點了點頭,低聲應道:“自然是真的,若不是因為有了身孕,妾身又怎敢在今日與您相約相告此事呢?”
世子聞言,心情愈發激動起來,連忙握住女子的手,安慰道:“莫急莫急,待今晚我便去與母妃商議一番,看看該如何風風光光地迎你入府門。”
原本還有些猶豫不決的世子,此刻心意已決,畢竟子嗣之事至關重要。若父王大計能成,他便是太子,多娶個側妃又算的了什麼。
女子得了眼前人的準話後,兩人柔情蜜意的待了會便離開了。
長安感覺自己的腿都要蹲麻了。
三人又等了會才起身回醫館。
楊書深知自己在三人當中年紀最長,於是神情嚴肅地叮囑道:“今日咱們所聽聞之事,切不可向外人透露半句!”
他的目光掃過長安和趙井二人,彷彿想要透過二人的眼睛看到是否真的明白了此事的嚴重性。
“明白!”長安與趙井異口同聲地應道,語氣堅定而果斷。
待目送著趙井和楊書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視線盡頭之後,長安轉身回到屋內,把回春堂的門栓好。將住的臥室裡的炭火整理妥當,確保火不會滅後,緩緩地躺下身來,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了剛才撞見的那一幕。
那位“英娘”究竟是誰?長安對此一無所知,但“世子”這個稱謂卻聽得準準的。
葉露露的記憶裡面顯示怡王成功登上皇位以後,並未冊立世子為太子,不知道是否與此事存在關聯。
不過,想到小七確定當時那兩人確實未曾發現她三蹲伏在岸邊,如此一來,這件事情應該就此揭過。
思及此處,長安緊繃的心絃漸漸鬆弛下來,睏意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不一會兒便沉沉睡去。
一晃眼已過去了十數日。
“二牛啊,等會兒進入府邸之後,切記要緊隨我的腳步,切勿隨意亂動或是東張西望。”楊大夫語重心長地囑咐道。
“是!”長安連忙打起精神,恭敬地回應道。今日她需要幫楊大夫提著藥箱一同前往李大儒家出診看病。
李大儒自幼便展現出驚人的天賦和才華,其文章詩詞常常令人讚歎不已。憑藉著自身出眾的才能,他順利透過科舉考試,並踏上為官之路。因為性格耿直,剛正不阿,對於朝政之事敢於仗義執言,從不畏懼權貴勢力。幾年後朝廷發生的百日案卻將李大儒捲入其中,仕途因此遭受重創。
被貶至國子監擔任祭酒一職,從此遠離朝堂紛爭,轉而負責教導高等學府中的學子。
後朝廷局勢再度發生變化。丞相逐漸掌握大權,開始剷除異己。而李大儒這位曾經因直言進諫而得罪過不少人的官員,自然成為了丞相對付的目標之一。於是,丞相藉機捏造罪名,將李大儒逐出中央,使其徹底失去了重返機會。
經此種種打擊,李大儒對官場已然心灰意冷。他毅然決然地選擇辭官歸鄉,在彭城創辦了青山書院。孜孜不倦,最終桃李滿天下。
到了那處長安並不是按照庭院位置來說,並不是僕人所喚的三夫人應該住的地方。
進了屋子,長安就跟在楊大夫身後,看著楊大夫隔著簾子把脈。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屋內氣氛顯得有些凝重。
女子隔著簾子輕聲詢問起自己為何會腹痛不止。
這時,一直站在一旁靜靜觀察的長安忽然瞪大了眼睛,這人是“英娘”。
看來是被家人發現了身孕。
半月後。
全城都知道世子要迎娶側妃。
長安同楊書、趙井三人再也提及過此事,這些都應該是爛在肚子裡面的。
——
五年後,長安依舊在回春堂,彭城外面現在很亂,土匪橫行霸道,四處燒殺搶掠;潰兵敗將如喪家之犬,流竄各地;大量的流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幾支義軍正在為爭奪天下而打得不可開交。
好在彭城乃是怡王的大本營,尚還未受到太大的衝擊。
可世子妃的幼子前些日子不幸夭折,怡王勃然大怒,責令原本身在彭城的世子趕赴前線受訓,並留在自己身旁跟隨征戰沙場。
這件事在彭城傳得沸沸揚揚,說什麼的都有,傳的最多的便是入府後生下男孩的英側妃最有可能作案。
能傳出來這些可能是有人在暗中攪渾水,長安也就聽個熱鬧。
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