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死局中。
進退兩難。
突然,他想起了山長曾跟他們講過的一個故事,驀得眼前一亮。
“你可還記得山長曾跟我們講過的馮亭獻上黨(注1)的故事?”
劉卜溫猛地一驚,“你是說……借力打力,輿論引導?”
汪啟元認真的點了點頭。
不知道什麼時候,在他們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時間點,童啟的重塑行為已初見成效,幾個孩子開始慢慢習慣起不靠任何人的幫助,去解決問題。
而汪家綢緞莊吞併案,便是他們邁出的第一步。
同時間段內,回到家裡的楊舟萬,與汪啟元受到的待遇則完全不同。
“萬兒回來了!讀書累著了吧?快進來歇一歇。”
“飯馬上就好!他二嫂,先把上次縣裡買的糕點拿出來幾塊,給他墊墊肚子。”
“欸!”
“不用不用,我在書院裡吃過早飯了,還不餓。”楊舟萬連忙推辭,將厚厚的揹包放下,難抵家裡人的熱情慰問,一把摟住一個弟弟妹妹,抱在懷中親近起來。
大家吵吵嚷嚷著讓他繼續講童啟拜師的故事。
楊舟萬無奈的搖頭笑笑。
“不是我不講,是自山長開始講課後,就再也沒有說過他師門的事,不過我倒是從山長的弟弟那裡,聽說了山長師兄的故事,你們要聽嗎?”
“聽聽聽。”
幾個孩子亮晶晶的睜大了眼,連忙說道。
楊舟萬得意的端坐在飯桌旁,模擬著茶館說書人的架勢,一邊和家裡人吃著飯,一邊講述著從童淳那裡聽來的故事,“據說啊,山長的師兄原本是從石頭裡面蹦出來的一個石猴……因為看到了族群的生離死別,決定尋訪求仙之道,因此千里迢迢,跨過大海,前往西牛賀州拜師學藝……”
他根據原本的劇情,加上一點人為的想象,斷斷續續講述著,慢慢的,不僅吸引了家裡的人,連帶著整個村的村民都一起圍了過來,認真的聽著他講話。
村西頭的一個小乞丐目不斜視的聽著這故事,雙眼閃閃發光。
他感覺自己似乎也成為了這故事中的猴子一般,騰雲駕霧,降妖除魔,好不厲害。
於是,本能的一邊聽一邊默記。
反覆咀嚼背誦。
他也不知道記住這故事有何用,但就是喜歡,後來的一次乞討,他為了吹牛,跟縣城裡的老乞丐講述了這個事,沒想到竟意外得到了茶館老闆的注意,不僅給他送了很多吃食茶點,還讓他給其他的客人們也講述一遍這個故事。
那是他第一次知道知識的力量。
不是虛偽的什麼當官坐宰,而是書中自有千鍾粟的親身體會。
於是,關於童啟大師兄拜師的故事廣為流傳了起來,這一次,甚至遠比之前童啟拜師的事還要傳播的更久一些。
大奉朝著名的修道之人清虛子,偶然路過伊川,在茶館中聽到了這事,駐足聆聽。
越聽,越是心驚。
因為裡面許多修道的方式竟然比他們現在已知的還要專業!
別人聽故事,那是聽的熱鬧,可他們聽的卻是裡面隱喻的內涵和方法,例如五行之氣如何修,例如心猿的控制,例如避三災等等,簡直和他們派別很多失傳已久的東西都高度達成了一致。
這華夏書院的山長,莫不是拜的我們祖師爺吧?!
【叮,聲望值+206】
【叮,聲望值+23】
【叮,聲望值+34】
童啟:???
這聲望值怎麼突然暴漲?
誰做了什麼嗎?難不成是我那群乖徒弟……在外宣傳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