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妍帶著滿滿幾車東西離開了趙家,她讓人把趙家用來抵債的東西直接送去了當鋪,全換成銀票,而後準備拿著這筆錢買糧食,去城中村施粥。
太子聽聞她的計劃之後,特別支援,當即表示他也會拿一筆錢出來,但被趙清妍拒絕了,一個億若只是用來施粥,完全夠用了,她讓太子把錢花在其它地方。
對此,太子樂意聽趙清妍的,在他看來,趙清妍以他們兩人的名義開設粥棚施粥,就是把他當做了一家人。
石磊那邊動作還是挺快的,他已經跟陛下說了他心悅花嫣然的事,希望陛下能同意他向花嫣然提親。
陛下已經從太子那裡得知了石磊和花嫣然的事,他樂於成全他們,表示若花家那邊沒有意見,他願意給石磊和花嫣然賜婚。
石磊當即就去見了花侍郎,花侍郎知曉自己女兒的心意,他對石磊也特別的滿意,立馬錶示花家同意這門婚事,於是陛下就給他們賜了婚,讓他們自己擇日成婚。
花嫣然進宮旁聽本就是衝著石磊去的,現在心願達成,加上要準備婚事,便暫不入宮陪趙清妍聽孔太傅授課了。
太子城中村之行結束後,心態發生了一些變化,思想也有所改變,他開始質疑孔太傅教授的馭民之術,開始反駁孔太傅的觀點。
孔太傅見太子如此,便知他是受了趙清妍的影響,他並不生氣,甚至,他為太子有不同的想法而感到高興。
作為未來的帝王,應該瞭解民情,瞭解各種制衡之術,瞭解各種御人之術等帝王心術。太子瞭解得越多,就能有更多的治理國家的手段,才能更好的治理國家。
在孔太傅看來,傳統的馭民之術是經過歷代統治者驗證過的,它有利於掌控百姓,有利於國家穩定,是可行的,但他也支援太子在裡面融入一些新的東西,支援他去做出一些改變,以便完善馭民之術。
所以,他會和太子一起探討,爭論不下的時候就會詢問趙清妍的意見,而後三人一起探討,他們雖然有時會爭得面紅耳赤,但總體氛圍很是融洽。
爭論結束後,又會變得十分和諧。
在趙家的幫助下,歐陽家在城門口設了施粥點施粥行善。
為了讓人知道他們做了善事,歐陽家的人全都出面了,一個都沒少。
城門口進出城的人很多,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歐陽家的人很快就引起了行人的注意,路過的人都會多看他們幾眼。
城外的人可能不認識他們,但城內認識他們的人很多,沒多久就有出城的人驚呼道:“這不是趙主事的親戚嗎,之前遊街的時候我見過。”
又有人道:“對,就是他們,我記得他們。話說,他們怎麼來這施粥了?”
“聽說是為了向清妍小姐表達歉意,和清妍小姐一起來施粥了。”
“那清妍小姐是不是也來了?我聽說她有經世之才,所以孔太傅才會收她為徒,好想一睹真容。”
“清妍小姐現在每日都要進宮和太子一起接受孔太傅的教導,哪有時間出現在這!”
“清妍小姐雖然不在,但這粥棚是她設的,我們去討碗粥喝,沾沾她的才氣。”
百姓議論紛紛,隨後不約而同去粥棚要粥喝。
歐陽玉河見來了這麼多人,很是高興,立馬讓歐陽粉黛和歐陽幽蓮給大家舀粥。
當第一個人拿到粥之後,皺起了眉頭,他道:“你們這米都沒煮熟,這就拿給我吃,你們安的什麼心?”
歐陽玉河為了贏得大家的好感,米放得很多,所以,一勺子下去全是米粒,只是,這些米粒並未完全熟透,看起來很是生硬。
歐陽粉黛嬌聲道:“你們來得太早了,所以,米粥還沒完全煮好,但生米都能吃,這個是可以吃的。”
歐陽幽蓮驕傲地道:“你就別挑三揀四的了,畢竟是免費的東西。再說了,你能喝到我們姐妹親手熬煮的粥,是你的榮幸。”
她說這話的時候,語氣裡透著些許俏皮,像是在撒嬌,這讓第一個領到粥的大哥不好發作,他道:“罷了,美人給的粥怎樣都好吃,生的我也吃。”
那些欣賞歐陽姐妹美貌的人不在意粥是否煮熟,只要是美人舀給他們的,他們都吃。
不過更多人瞧不上這沒煮熟的粥,表示要再等等,等裡面的米燜熟了再領。
這個時候圍在粥棚旁的都是路人,不是吃不飽飯的窮人,他們排隊領粥不過是湊個熱鬧,並非真的想喝粥。
外向的人開始和歐陽家的人聊起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