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閉幕式上,成奇勳和曹尚佑望著臺下熱鬧的場景,滿心以為可以鬆一口氣,為這段時間的努力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然而,命運的考驗並未就此結束,短暫的喜悅過後,新的危機如隱藏在暗處的風暴,再次向平臺席捲而來。
展覽結束後不久,平臺陸續收到大量來自創作者及相關方的版權爭議投訴。一些文創作品被質疑抄襲或侵權,這讓平臺瞬間陷入了輿論的漩渦。負責投訴處理的小周,看著堆積如山的投訴信件和郵件,臉色凝重,匆匆忙忙地找到成奇勳和曹尚佑:“成總,曹總,大事不好!好多版權投訴,這要是處理不好,我們平臺的聲譽可就全毀了。” 成奇勳和曹尚佑看著這些投訴材料,眉頭緊鎖,他們深知版權問題的嚴重性,一旦處理不當,不僅會損害平臺的形象,還可能引發法律糾紛。
成奇勳和曹尚佑緊急召集法務團隊、文創稽核團隊和公關團隊商討應對策略。法務團隊迅速對每一起投訴進行詳細調查,收集相關證據,分析版權歸屬情況;文創稽核團隊則重新審查所有參展作品的創作背景和授權檔案,排查潛在的版權風險;公關團隊制定公關預案,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輿論危機。
法務團隊成員們日夜查閱資料,與投訴方和創作者進行溝通。在調查一件繪畫作品的版權爭議時,法務專員小張仔細比對了投訴方提供的原作和平臺展覽作品,發現兩者在構圖和色彩運用上極為相似,但創作者堅稱自己是獨立創作。小張陷入了兩難,他深知要確定版權歸屬並非易事,需要更多的證據支援。文創稽核團隊也在緊張地工作,他們重新梳理了每一件作品的創作過程記錄,聯絡創作者詢問細節。在與一位創作者溝通時,稽核人員小王耐心地說:“請您詳細回憶一下創作過程,任何細節都可能對解決版權問題有幫助。” 創作者回憶著,額頭冒出細汗:“我當時確實是自己創作的,不過在創作前參考過一些網上的素材,但絕沒有抄襲。”
在解決版權爭議問題的同時,平臺又面臨著團隊分裂的困境。在籌備下一次活動的討論會議上,核心團隊成員因未來發展理念不合產生了激烈的爭執。一部分成員認為應該加大商業化運作,引入更多商業元素,以獲取更多資金支援;而另一部分成員則堅持公益初心,擔心過度商業化會偏離文創教育的本質。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會議氣氛劍拔弩張。負責團隊協調的小錢,看著團隊成員們爭吵不休,心急如焚,趕緊向成奇勳和曹尚佑彙報:“成總,曹總,團隊內部吵起來了,這樣下去,下一次活動都沒法籌備了。”
成奇勳和曹尚佑意識到,團隊分裂問題如果不解決,將嚴重影響平臺的發展。他們分別與雙方成員進行深入溝通,瞭解他們的想法和顧慮。在與主張商業化的成員溝通時,成奇勳說:“我理解你們希望獲取更多資金支援的想法,但我們不能忘記公益的初心,我們的目的是為殘障兒童提供更好的文創教育。” 在與堅持公益初心的成員交流時,曹尚佑表示:“商業化運作並不一定與公益相悖,合理的商業合作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多資源,更好地實現我們的目標。” 經過多次溝通和協商,團隊成員們逐漸達成共識,決定在保持公益初心的基礎上,適度開展商業化運作,尋找兩者的平衡點。
解決了團隊分裂問題,平臺又遭遇了財務危機。在進行資金審計時,發現賬目存在漏洞,部分資金去向不明,有資金挪用的嫌疑。這一訊息讓整個平臺陷入了恐慌,如果資金挪用問題屬實,不僅會影響平臺的正常運營,還可能引發法律責任。負責財務審計的老孫,拿著審計報告,手微微顫抖,向成奇勳和曹尚佑彙報:“成總,曹總,審計發現賬目有問題,資金好像被挪用了。”
成奇勳和曹尚佑立刻組織內部調查團隊,聯合外部專業審計機構,對賬目進行全面審查。他們仔細核對每一筆資金的流向,調查每一個涉及財務操作的環節。在審查過程中,發現一些資金的支出審批存在異常,有幾筆款項的用途與平臺業務不符。內部調查團隊對相關財務人員進行詢問,財務人員起初神色慌張,支支吾吾,經過多次耐心溝通,才交代是在上級的指示下進行了違規操作,但具體原因並不清楚。成奇勳和曹尚佑決定徹查此事,絕不姑息任何違規行為。
在解決財務危機的同時,平臺還在努力應對版權爭議和團隊分裂問題。經過法務團隊和文創稽核團隊的不懈努力,大部分版權爭議得到了妥善解決。一些爭議作品被證明是獨立創作,只是存在一些相似之處;對於確實存在侵權嫌疑的作品,平臺立即撤下相關展示,並與創作者和投訴方協商解決方案。團隊在達成共識